肿瘤预防世界上最ldquo冤rdq
尽管人类在与肿瘤抗争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无数骄人的战果,但不得不说,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法扼住肿瘤的喉咙,做到真正意义、绝对意义上的预防。就像不吸烟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得肺癌,不食用腌渍烧烤类食物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得胃癌一样,我们的预防“赌”的是一种概率,而很难做到彻底隔绝。但是,有这么一种癌症,只要你做对了一件事,就可以有效避免它的发生。它的名字叫做结直肠癌,而这件事就是筛查。
虽然同属癌症家族,但各个成员性格脾气迥异,结直肠癌就属于简单迟钝的那一型。简单是指发展套路单纯,迟钝是指发展速度缓慢,这两者结合起来为我们的有效预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直白简单的前世今生
结直肠癌最容易预防的根本原因是:发病机理明确。和其他很多肿瘤扑朔迷离的形成演化进程相比,结直肠癌的发展套路简单,前世今生可谓一目了然——90%以上的结肠癌都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的。这就意味着,只要及时发现并切除掉息肉,就可以阻断其日后恶变的可能性,进而做到与肠癌绝缘。是不是简单到想哭?
我们先来看看肠息肉是个什么样存在?通俗地说,肠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长了一个突起的肉疙瘩。这个肉疙瘩小至芝麻、绿豆,大至核桃,数量可从1个至数百上千个不等。
肠息肉按照其病理性质,可分为腺瘤、增生性息肉、错构瘤、炎性息肉几种。这当中只有腺瘤会恶变,但遗憾的是腺瘤在肠息肉中占了绝大多数。研究显示,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对于家族性肠息肉患者来说,如果放任不管,70岁以后腺瘤性息肉几乎%会癌变!
这组数据固然让人不寒而栗,但只要在癌变前及时处理掉这些息肉、腺瘤,就相当于拆掉了这颗定时炸弹。因此,结直肠癌的预防是简单易行且卓有成效的。
迟疑缓慢的发展历程
不要以为这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结直肠癌容易预防不单单是因为我们把清了它发展演变的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发展非常缓慢。一般来讲,结肠腺瘤的发生到演变为结肠癌需要10年至15年的时间,这个漫长的过程为我们及时发现并阻断它的进一步演变恶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这么说来,结直肠癌在“恶贯满盈”的肿瘤家族,真的算是良心典范了。
尴尬但有效的筛查方式
几乎各种肿瘤都有相应的筛查方式,但多数时候筛查无法实现预防的目的,其意义更大程度上在于第一时间内发现并治疗已经存在的肿瘤。
但是,对于结直肠癌来说,筛查同时也是一种预防。这种神奇的筛查方式就是经肛门探及肠道的结直肠镜。在内窥镜检查下发现息肉并及时切除,就可以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因此,结直肠镜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结直肠癌的筛查和预防手段。
遗憾的是,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种尴尬且略痛苦的检查保持着一种本能的抗拒和拖延。正是因此,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惨剧一步步变成血淋林的现实。换句话说,结直肠癌患者其实是世界上最冤最屈的癌症患者。患上这样的疾病,多半要归结于自己的拖延或无知。想到这里,总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肠镜检查吧。结直肠镜检查虽然有一定的痛苦,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正常的成年人都可以耐受。一次肠镜检查,从进镜到退镜,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
以下八类人群应及时做好结肠镜筛查: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的人群;
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的人群;
4、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的人群;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的人群;
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7、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群;
8、肥胖者患肠癌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
如果肠镜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可以后每5年再做一次。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应做好复查。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一个有点痛、有点害羞、有点不太“体面”的检查,却可以换来5年左右的肠道安全,何乐而不为?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够引起大家对于结直肠癌筛查的足够重视,千万不要等到噩运已经降临再说后悔!
世界顶级医学期刊NEJM刊登的研究表明通过结肠镜监测结肠并切除腺瘤样息肉,可以降低70%-90%的结肠癌发病率,并在随后的10年将结肠癌死亡风险降至0[1,2]。最新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近邻韩国也是结肠癌高发国家,但是自年开始推行国家癌症筛查计划,为40岁以上的人提供每两年一次的CT检查或结肠镜检查,结果结直肠癌的临床治愈率高达71.8%,位居全球前列[3]。
美国也将结肠镜检查列为癌症预防推荐项目,年龄超过50岁后无论男女至少每10年应当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4]。而且洋葱身边还真有一位略显“油腻”的大叔跟风去做了无痛检查。结果当场就被医生摘了2个息肉出来。
今天洋葱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结肠镜在结肠癌预防中作用如何。
1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从50岁开始至少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2
结肠镜检查可以有效发现并摘除腺瘤样息肉,也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3
我国结肠癌发病率呈缓慢增长趋势,大家应了解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4
镇痛、麻醉来帮忙,结肠镜也可以不“羞羞”
发现腺瘤样息肉
要说结肠镜检查,必须先了解其目的。其实就是伸进去一个摄像头,跟肠道玩一次“直播”。“直播”看什么?目的之一就是找到腺瘤样息肉,把他们的都切掉。
结肠息肉上个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发现结肠息肉将会缓慢的、通过固定模式发展成结直肠癌[5]。结肠腺瘤样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95%的结肠癌是由腺瘤样息肉发展而来的[6]。因此在腺瘤样息肉发展成癌症之前将其切除,能够非常有效的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息肉切除术发现早期结肠癌
结肠镜被称为结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因为它能够观察到整个肠道壁,并且可以切除恶性病灶。结肠镜检查已经在例如美国、德国、加拿大、波兰等多个国家用于结肠癌筛查。研究表明通过结肠镜监测结肠并切除腺瘤样息肉,可以降低70%-90%的结肠癌发病率,并在随后的10年将结肠癌死亡风险降至0。
美国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年轻人群(20-49岁)中不断上升,可见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种“富贵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超级大国的小屁孩们应该是不怎么懂得保养身体,成天烟酒不忌的出去浪。所以近些年一直有将结肠镜检查推荐开始年龄下降到40岁的呼声。
美国结肠癌发病率、死亡率趋势统计
但是美国通过普及结肠镜检查,癌症更早就被发现了。,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均下降明显,整体发病比例也逐年下降。美国国家卫生情报局统计显示美国50-54岁居民接受结肠镜检查比例从年的10%增加到年的41%,55-59岁居民从16%增加到52%,65岁以上从25%增加到63%[7]。
美国结肠镜检查普及比例上涨趋势
专家预测如果美国结肠镜检查比例保持在年的水平,那么到年美国将减少结直肠癌发病病例39,例和死亡病例37,例[6]。韩国也是结肠癌高发国家。自年,韩国开始推行国家癌症筛查计划,为40岁以上的人提供每两年一次的CT检查或结肠镜检查。韩国结直肠癌的生存率也提高了10%以上,位居全球前列。
哪些人适合检查
前文提到结直肠癌属于“富贵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饮食结构逐渐“西式化”,缺乏体力劳动、运动,吸烟等因素使得我国近年来结肠癌发病和死亡的趋势是“缓慢而稳步”的增长[8]。
我国结肠癌发病趋势统计
因此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引发结直肠癌的各种不良习惯,高危人群和中老年人还应该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毕竟每10年也就才查一次嘛。按照推荐的开始检查年龄(50岁)来计算,祝愿大家都能坚持到第6次哈~
结直肠癌风险因素有哪些?
危险因素:老年人、男性、“西式化”饮食(多肉少菜)、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吸烟、过度饮酒、高比例红肉/深加工肉饮食、肥胖症、糖尿病[9]。
怎样才能不“羞羞”
虽然历数了结肠镜的诸多优点,但洋葱也不忍心想象各位“老铁”去体验那“菊花一紧”的一幕。好在广大医务工作者也早就发现结肠镜依从度低的问题。所以在检查时可以选择使用低剂量短效的镇痛剂、麻醉剂。“短效”的意思就是当麻醉师停药之后几分钟内,受检者就可以脱离麻醉状态,清醒过来。
在法国,结肠镜几乎都是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完成的,受检者就像熟睡一样,没有感觉。当然也有比较勇猛的民族,挪威结肠镜检查就几乎不用麻醉药[10]。研究指出美国麻醉结肠镜实施比例为34.4%,麻醉后有可能引起术后并发症增加[11]。但请大家放心,现代医疗环境下,无论哪种结肠镜都应该是安全可靠的。
提醒大家,决定去做结肠镜的小伙伴们:具体准备内容认真听医护人员指导即可,如果不充分的话会严重影响检查效果……
往期课堂:
癌症为什么难以攻克?
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利刃——质子治疗
癌症统计中美隔空对比,哪些问题值得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多少钱
- 上一篇文章: 我该做癌症筛查吗
- 下一篇文章: 头条大咖医生告诉你这样吃真能治便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