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做癌症筛查吗

每当有人问怎么防癌抗癌的时候,我总是很诚恳地说去挤个胸呀通个肠呀,他们就觉得我故作猥琐,不想跟我继续谈。但其实我是态度端正地在推荐乳房造影和结肠镜这些癌症筛查技术。

在人均寿命增长,癌症变得常见的时代,想要保持身体健康,与其跟高僧学唱经,不如请医生做肠镜。对抗癌症时,放疗化疗和手术是应对手段,健康生活和筛查则可以算做是预防手段,可是筛查的重要性常常被低估。

现在,筛查手段越来越多,筛查过程也越来越容易了。前阵子看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工程师们研发了一种成本只要1美分的肿瘤筛查芯片,可以检测血液中是否有游离肿瘤细胞,该芯片在实验室的运行效果良好[1],这是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工程师利用普通的喷墨打印机,制造出了这款廉价肿瘤筛查芯片。在实验中。这款芯片成功从样品中分离出了乳腺癌细胞。图片来源:StanfordUniversity

凭直觉讲,筛查如此便利的今天,如果人人都有做癌症筛查的意识,对可疑之处早发现早处理,将不羁的癌细胞们掐灭在萌芽状态,就能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所以癌症筛查多多益善——不是吗?

是,也不是。

癌症太复杂,不同组织大不一样,癌症筛查也不能只划一条标准线。如果人们不会认为胃炎、肝炎和脑膜炎可以采取同样的防治方案,那么也没有理由觉得胃癌、肝癌和脑癌应该用同样的标准来筛查和预防。

癌症筛查,就是防微杜渐

美国疾控中心将癌症筛查定义为“在尚无症状时,检查身体是否有癌症存在”。“无症状”不代表“无癌症”,因为癌症不像食物中毒,三五个小时就能闹得天翻地覆。除了一小部分急性肿瘤会迅猛生长引人注目,大多数肿瘤都善于不动声色地闷着坏。直径仅仅一两厘米的肿瘤,在体内或许已经潜伏了好几年。在肿瘤韬光养晦期间,如果没有长在神经或者血管附近,它也并不怎么挑事儿。而等到患者有不适感,要去看医生拍片子的时候,肿瘤常常都已经大到影响正常生理机能,才会引发症状了。

癌症筛查,就是在“肿瘤萌芽儿了”和“肿瘤搞事儿了”这段窗口期之间的检查。结果发现没肿瘤最好;如果发现肿瘤,也可以欺负它身量尚小,采取一些医疗手段争取把它消灭干净——早期和晚期癌症的治疗难易度以及相应的存活率大不一样。比如结肠癌,据美国年—年的统计结果,局部(local)结肠癌的五年相对存活率是90%以上,而区域性(regional)的则会降到70%左右,发展成转移性(distant)后存活率更是只有10%上下[2]。癌症筛查,就是防微杜渐,希望将肿瘤截杀在早期,提高患者存活率。

现在主要采用的癌症筛查手段,有常规体格检查(比如用触摸去寻找乳腺癌和睾丸癌的肿块)、实验室取样化验(检查血液、粪便或者其他体液,寻找肿瘤标志物),以及对组织做仪器成像(各种CT、X光、MRI)等等。

基因检测还太初步,并非常规筛查手段

有人将这几年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基因检测”也划归在筛查中,比如像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那样,因为有家族病史,就进行了个人基因组测序,发现自己也携带缺陷基因,有较高的可能性罹患乳腺癌,便采取了预防性的乳腺切除手术以绝后患。

其实,现阶段的基因检测还很初步,受限于遗传学对人体基因组的理解,并不能通过提取几个口腔上皮细胞DNA就预告你一生的故事。这种检测目前只对寥寥可数的几种疾病有指导意义,而且能给出的也是“会不会患癌”的几率,并不能告诉你现在“有没有患癌”。因此多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基因测序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商业化的基因测序公司“23me”最初可以向顾客提供由基因组测序结果推导出的患病几率信息,后来被FDA禁止了,只许他们给顾客绘制家族谱系,到了今年,FDA又允许他们给出疾病信息了,不过仍限于阿尔茨海默、帕金森等等跟基因组关系明确的疾病。

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做法曾带动了一股筛查乳腺癌的热潮。图片来源:rf.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zljcl/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