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推荐含阿瑞匹坦的三联方案用于化疗止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的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于年9月22至24日在苏州召开,会议内容涵盖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设置了近20个分会场进行相关学术交流。

9月23日的胃肠肿瘤分会场特邀全国著名消化病学专家,医院消化内科林三仁医院肿瘤内科刘怡茜副主任就「阿瑞匹坦预防消化道肿瘤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作用」作了精彩报告。

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机制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不仅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严重呕吐者还可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调,甚至不得不中止抗肿瘤治疗。

化疗药物主要通过中枢和外周两条通路作用于呕吐中枢。在中枢,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刺激化学感受器触发区,进而传递至呕吐中枢引发呕吐;而在外周,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的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激活腹腔迷走神经传入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

与呕吐反射相关的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P物质和5-羟色胺(5-HT)等。其中,外周通路主要由5-HT调节,作用于肠道部位的5-HT3受体,该通路主要与急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化疗后0~24小时)相关;中枢通路主要由P物质调节,作用于在大脑呕吐中枢高度聚集的神经激肽1(NK-1)受体,该通路主要与迟发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化疗后24~小时)相关。

P物质和NK-1受体通道

P物质是一种多肽类的神经激肽,在人体中广泛分布,通过与NK-1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可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进程,如造血、伤口愈合、微脉管系统渗透、神经源性炎症、白细胞转运和细胞生存等。

高浓度P物质与NK-1受体分布于呕吐反射所在的大脑部位(如孤束核和极后区),因此NK-1受体拮抗剂的主要作用部位也集中在中枢。此外,动物和人类研究显示NK-1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和延迟性呕吐均有效。一些临床试验显示NK-1受体拮抗剂最有效的应用是与5-HT3受体拮抗剂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

预防化疗恶心呕吐的新生力量——阿瑞匹坦

阿瑞匹坦作为全球首个NK-1受体拮抗剂,对人NK-1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和亲和力,可穿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通路、高效拮抗P物质,故可有效预防化疗引起的急性期和延迟期恶心呕吐。相比之下,作用于外周通路的5-HT3受体拮抗剂用于迟发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治疗仍值得商榷。

两项关于阿瑞匹坦预防急性、迟发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Ⅲ期临床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均显示,含阿瑞匹坦的三联方案较二联方案在急性期和迟发期的完全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完全有效率提高20%。

日本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探讨了阿瑞匹坦联合格拉司琼/地塞米松方案对接受S-1/顺铂化疗的胃癌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阿瑞匹坦方案提供超过88%的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且极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影响。

而SENRI研究显示,对于接受奥沙利铂为基础化疗方案的结肠癌患者,阿瑞匹坦/福沙吡坦止吐方案组患者无呕吐的比例超过95%,在7天后发生呕吐的比例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止吐药物的安全性同样值得







































白癜风症状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zljcl/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