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排便正常,毫无征兆也查出结肠癌,
结直肠癌,也就是大肠癌,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在一线大城市,有超越肺癌成为新“癌王”的势头。
但是,很多人对其缺乏了解,更要命的是,它在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即便有便血等情况,往往会误认为是痔疮等小毛病;所以很多患者一经发现,多数都已到中晚期,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
数据显示中国肠癌的发病递增速度是世界平均的两倍,40岁以上是肠癌的集中发病群体,但近十年来正在不断年轻化,医院肛肠专科门诊,确诊为肠癌的最年轻患者只有16岁!
肛肠专家周贵金主任介绍说,由于大肠癌的潜伏期特别长,早期症状隐匿或没有症状,因而对于高危人群而言,早期肠镜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无症状的人群也要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个病例,都是无症状体检发现的早期结肠癌。因为一个“早”字,不仅很容易就能彻底治愈,还免受开刀之苦,金钱之失。
病例一患者易先生40岁公司职工,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大便一天一次,没有任何异常,也没有肿瘤家族史,医院肛肠专科做例行肠镜检查。
检查发现,其直肠、乙状结肠及升结肠可见多枚带蒂息肉样隆起。其中乙状结肠一枚息肉表面发白凹陷。
腺管结构消失,考虑有恶变可能。
圈套器下压后切除病变组织,病变基底距切缘约1cm。
病变切除后创面。
钛夹封闭创面。
病理结果显示息肉癌变。
病例二患者秦先生70岁无任何肠道不适症状,听别人说年纪大了应该做个肠镜检查,于是医院肛肠专科。
检查发现,其乙状结肠处长有一枚长蒂息肉,范围约1.5×1.5×1.0cm。
仔细观察发现局部腺管排列紊乱,考虑局灶恶变。
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病灶明显抬举,其周围黏膜可见明显的“白斑”。
圈套器下压后切除病灶,切缘距病灶基底约8mm。
钛夹封闭创面。
病理显示绒毛状腺瘤,局灶癌变。
周主任介绍,这两位患者平时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而来行肠镜检查,并且都发现有癌变的息肉,经过内镜下切除,使早癌得到了控制,这就是我们医生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挽救更多的生命!
为什么肠癌悄无声息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一般来说大于2cm的息肉癌变几率更大。一般经历以下这个过程。
1早期和癌前阶段在癌变之前的息肉状态,和早期癌阶段,由于体积较小,一般也不会造成出血,也不会阻挡粪便通过,所以大便形态、颜色都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有贫血等情况。
2进展期阶段随着瘤体不断增大,可能会阻挡粪便通过,这时候可能会有出血,和大便的性状改变;
由于肿瘤生长的刺激,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者交替出现便秘和腹泻的情况。部分患者以腹泻为首发和主要症状,这类腹泻一般会带有粘液。还有人会有肛门下坠,排便不尽的感觉,尤其是青年患者。
有的还会引发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比如,大便变细或者突然像水一样。
随着病情的继续严重,肿瘤可能会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黏结,形成腹部的包块;
部分患者以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症状,部分病人仅腹部不适或腹胀感。还有一些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
3晚期阶段当结直肠癌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除了上述症状群会出现(不一定全部出现),还会有如下情况:
随着肿块的增大肠腔就会越来越狭窄。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肿瘤就有可能完全地堵塞肠腔,造成肠腔完全的阻塞,食物以及粪便等无法在肠道中正常的通过,造成肿瘤性的肠梗阻。
由于瘤体增大,消耗很多营养,流体破溃出血,会造成消瘦、贫血;
如果发生了转移,常见的是肝转移,会出现临近脏器的症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明白,为何肠癌已经上身,还没有任何症状了。
而出现症状的时候大多数已是进展期甚至中晚期的症状。
这时候再去亡羊补牢,往往回天乏术,劳而无功。
所以我们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最好的预防
就是在40岁以前做个肠镜
尽管改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肠息肉的产生,但任何预防手段都不是%的,最好的预防就是在40岁以前做一次肠镜检查,并且以后每年都做一个例行检查。
肠镜检查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柔软管子,进入肠道后,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整个大肠,由于先进的放大和染色技术的运用,几乎可以发现96%以上的微小息肉(直径小于2mm),早期癌更是不在话下。
为什么非得是40岁以前呢?
因为50岁以后是高发年龄段,大多数肠癌在此时出现典型症状,也是进展期之后了。如果我们能在40岁之前,早早的发现肠息肉,最多属于早癌,就像上面两位患者,可以完全根治,还不用开刀,内镜下就能完成切除,甚至连住院都不需要。
另外,有以下几种情况,更要立即做一次肠镜检查:
1、反复便血(跟大便混在一起的血,或者粘液脓血便,排黑便或者暗红色便需要胃肠镜一起做);
2、常规体检粪便检查阳性者(有时候早期肠癌出血量很少包裹在大便里面,肉眼看不到血色,但是精密的肠镜仪器能够看到);
3、以前有息肉切除的人(息肉切除第一年最好要复查一次);
4、家族里面有大肠癌或腺瘤等疾病病史的患者;
5、反复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者;
6、不明原因消瘦(半年瘦5公斤以上);
7、其他仪器检查(如彩超、CT、钡灌肠检查)发现肠道有病变的;
8、40岁以上的人;
9、嗜好烟酒、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烧烤、腌渍食品者;
9、久坐又缺乏锻炼者;
10、肠憩室、黑变病、炎症性肠病患者。
一旦发现异常,做完肠镜还要遵医嘱针对治疗并定期复查!
害怕肠镜检查太痛苦?
有无痛肠镜哦!
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耐受或不能接受普通肠镜的人来说,无痛肠镜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所谓无痛肠镜,就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肠镜检查。检查时会静脉点滴一些中枢神经抑制的麻醉药物,提高耐受力,降低应激反应,从而消除恐惧感和不适感,使内镜检查与治疗操作在患者毫无知觉中顺利完成,并在检查治疗完毕后迅速苏醒。与手术级别的全麻不同,静脉麻醉的镇静程度低,药物起效时间短,代谢速度快。检查结束后,患者很快清醒,无明显不适,正如许多过来人所说:在睡梦中就轻松完成了无痛苦的肠镜检查。
本期专家介绍
扫码
- 上一篇文章: 肿瘤康复期,患者请别再问ldquo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