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广州地方癌种竟然是它nbsp
一说到“广东地方癌种”,很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有“广东瘤”之称的鼻咽癌。其实,还有一种癌症也在威胁着老广的生命。
在广东尤其是广州,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走高。根据去年广州市疾控中心的数据,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广州居民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肠癌在广州的发病率为34/,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位居第一!肠癌正逐渐成为威胁广州人健康的病种,不过如果能及早治疗,治愈率可达九成。然而不少人因为顾虑做肠镜检查而讳疾忌医,导致病情积重难返。医生呼吁,有相关家族病史或上了年纪的人应定期进行检查。
中山六院肛肠外科主任任东林告诉记者,因为这二三十年来我们的饮食结构明显改变。以高脂肪高蛋白为主的饮食高了。第二个因素可能跟我们的环境污染有关,比如工业污染,大气污染以及食物污染。
六类人属于肠癌高危人群
任东林说,临床实践已证实,以下六类人群属于大肠癌的高发人群:
1.30岁至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尤其是便血、大便频数、黏液便及腹痛者);
2.大肠癌高发区内的中老年人;
3.有大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者;
4.有大肠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以及遗传性结肠病者;
5.有盆腔放疗史者;
6.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者。
他指出,一般来说,早期大肠癌并没有什么特别症状,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大致包括大便带血、便后滴血流血、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下腹不适、贫血等。如发现上述症状,通过直肠指检、乙状结肠镜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核磁共振等检查,即可排查出大肠癌。
40岁应做第一次肠镜检查
任东林告诉记者,大肠癌在北美、西欧发病率较高,在我国,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大部分省市的发病率从原来的第七、八位已上升到二、三位,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他表示,大肠癌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从40岁开始上升。
“所以健康人40岁以后非常有必要行第一次肠镜筛查。”任东林指出,大多数大肠癌早期不容易察觉,如果不做筛查基本上很难发现,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肠癌的最重要的手段。“但遗憾的是目前大部分肠癌患者都忽视了早期筛查诊断,所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发现时已到中晚期,这是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任东林强调普通人群从40岁左右开始应做一次肠镜检查,“不过,对高危人群的检查时间应更早,频率也应更高。”任东林建议,直系亲属有肠息肉或家族有肠癌史的人群,初次肠镜时间应从25岁左右开始,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该做个肠镜检查,如果一切正常,以后可以每5年再做一次,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毕竟早诊断早治疗,肠癌的防治率是很高的。”他补充道。
据介绍,早期肠癌治愈率可达九成,因此肠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内的早期肠癌检出率低于一成,其中患者不愿主动做检查是重要原因。因为检查需要吃泻药,病人会不舒服,所以肠镜作为筛查手段接受度不高。
一般而言,做肠镜是肠癌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人们往往觉得做肠镜太痛苦,难以接受。
不过,医院近日研发出通过检测粪便基因来筛查肠癌的方法,市民只需要提交一份粪便样本,就能排查出有无肠癌风险,而这种检测的准确率高达91%,经测试对早、中期肠癌的检测敏感度可达91%。
市民只需通过粪便采集装置采集样本,送检九个工作日之后,就可查询到检验结果。
耙耙又一次成为希望之星!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编辑:步青
白颠风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上一篇文章: 永福医院杜明国主任医师讲解大肠癌的预防
- 下一篇文章: 腹腔镜肝切除术专家共识和手术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