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区ESMO局部结肠癌临
年7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对局限期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了更新。
年3月,ESMO联合日本肿瘤内科学会(JSMO)召开指南特别会议,基于亚洲局限期结肠癌患者相关的种族差异对ESMO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调整,指南观点皆为日本(JSMO)、中国(CSCO)、印度(ISMPO)、韩国(KSMO)、马来西亚(MOS)、新加坡(SSO)和台湾(TOS)等肿瘤学会的结肠癌治疗专家已经达成的共识意见。
年8月,泛亚区ESMO局部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发布,包括局限期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这是一部结合欧亚学者共同智慧、适合亚洲人的指南。筛查原则侵袭性检查——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虽具有侵入性,但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有优势;
与其他检查相比,结肠镜检查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推荐一般风险男性和女性进行完整的结肠镜检查[II,B]。最佳年龄为50~74岁[V,D],阴性结果重复检查的最佳时间间隔为10年[III,C];
对于拒绝结肠镜检查的人群,每5-10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能是一种可替代选择[II,B]。推荐与每年一次的粪便潜血试验(FOBT)结合使用,以减少右半结肠癌的发生风险[III,B];
其他侵袭性检查包括胶囊内镜检查不推荐用于筛查[IV];
非侵袭性检查
建议年龄50岁以上且未参加结肠镜筛查的一般风险男性和女性进行非结肠镜检查。最佳检测频率为每年一次,不迟于每三年一次[I,B]。检查结果阳性时,必须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I,A];
在现有检测中,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在腺瘤和癌症的检出率和阳性预测方面优于高分辨率愈创木脂粪便隐血测试[III]。其他新型方法包括基于DNA的检测或使用其他标记物的检测(如M2-PK),目前缺乏试验性能的正式比较,与其他试验的整合需要监测。
(本文所有图表均来源于参考文献2)诊断在没有紧急肿瘤切除适应证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全结肠镜检查来确诊结肠癌并排除同期肿瘤。若不能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左半结肠镜联合CT结肠镜检查是一种可选方案[I,A];
若在手术前或手术中没有进行结肠镜检查,则应在肿瘤切除后3-6个月内进行全结肠镜检查[IV,B];
在确定最终治疗方案之前,必须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生物化学检查、血清CEA[III,A];
胸腔、腹腔和盆腔CT(腔内静脉注射造影剂)是评价CRC进展的首选影像学方法[II,B];
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可用于评估局部晚期肿瘤与周围结构间的关系,或用于定义模棱两可的肝脏病变[II,A]。
局部结肠癌的管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足以实现非侵入性切除(结肠癌原位癌,即上皮内或粘膜内)腺癌[IV,B];
需要病理学家和外科医生对息肉浸润性癌(pT1)进行仔细观察。手术切除淋巴结的高危特征包括淋巴管或静脉侵犯、3级分化、明显(1级)的肿瘤出芽[IV,B];
鉴于复发率低、耐受性高以及内科治疗相似的结果,在无禁忌证时,专业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地施行腹腔镜结肠切除术[I,C];
梗阻性结直肠癌可采用一期或两期手术治疗方式[III,B]。
病理学报告标准的手术/病理报告应包括标本描述、手术过程、肿瘤位置和大小、肉眼可见的肿瘤穿孔、组织学类型和分级、延伸至肠壁和邻近器官、肿瘤距切除边缘的距离(近端、远端和放射状)、是否存在癌结节、淋巴管和/或神经周围侵犯、肿瘤芽殖、切除和受累区域淋巴结的位置和数量、MMR/MSI状态和其他器官受累情况[IV,A]。
风险评估辅助治疗的方案选择应与患者充分讨论,要将肿瘤复发风险、化疗的预期获益和并发症风险都考虑在内(V);
结肠癌切除术后复发风险应综合TNM分期、MMR/MSI状态和淋巴结采样数(+/-12)进行评估[III,A];
II期肿瘤风险评估的微调,应考虑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例如组织学亚型、分级、淋巴管或静脉或周围神经侵犯、淋巴炎症反应、累及切除边缘和血清CEA等[III,A];
仅患者年龄对是否接受辅助治疗无预测价值,必须结合潜在获益、潜在复发风险、与生物学年龄相关的预期寿命和并发症综合考虑。然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的治疗获益似乎有限,毒性可能性更高[II,B];
MSI/MMR状态是辅助治疗决策中唯一有效的分子标记物,应在II期结直肠癌中确定MSI/MMR状态;在III期结直肠癌中,MMR状态仅限于检测和识别林奇综合征[IV,A];
基于特定亚洲人群的基因预测图谱,在开始使用含氟嘧啶的辅助治疗方案之前,可以考虑进行DPD基因分型或表型分型[III,A]。若患者经历过强烈的氟嘧啶毒性,则应该检测DPD基因分型或表型分型[V];
基因表达特征可能会为II期疾病提供预后信息,但由于缺乏对化疗获益的预测价值,并不建议用于常规治疗的指导[II,C];
在II期和III期疾病患者中,可考虑免疫评分系统与TNM评分联合使用,以改善局限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III,C],但其预测辅助化疗是否获益仍不明确(IV,C)。
治疗选择III期疾病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是III期结肠癌辅助治疗的基础方案[I,A];
基于IDEA研究,综合考虑病理风险特征、患者伴随疾病和风险评估,III期结肠癌CAPOX辅助治疗方案的治疗时长可调整为3个月或6个月[I,A]或6个月的FOLFOX方案[I,A];
基于IDEA研究,根据风险亚组进一步改善的治疗方案需谨慎选择:3个月CAPOX方案(T1-3N1),6个月CAPOX方案(T4或N2)或6个月FOLFOX方案(T1-3N1或T4或N2),因为这是基于IDEA事后分析,交互分析无统计学差异[V];
对于不适合或不能耐受奥沙利铂的各种亚洲患者,卡培他滨或任何氟嘧啶持续输注6个月是可接受的辅助治疗方案[I,A]。
II期疾病
对于低风险II期结肠癌患者,建议进行随访[I,A];
对于中等风险(非MMR/MSI+除pT4或经评估的12淋巴结的任何危险因素)的II期患者,推荐使用6个月氟尿嘧啶[II,B];对于获知风险/收益的合适患者,3个月的CAPOX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V];
对于II期高危患者(pT4或12个淋巴结或多个中等危险因素,不论MSI状态如何),考虑到复发风险和预期收益较高,可考虑加用奥沙利铂[II,C];
高风险II期结肠癌患者可考虑使用3个月CAPOX方案。IDEA汇总分析显示,3个月CAPOX和6个月FOLFOX方案对比显示出非劣效性[II,B]。
辅助化疗时机术后尽快开始辅助化疗至关重要,最好不晚于术后8周[I,A]。
随访和长期影响密切随访可以早期发现高危患者的复发[II,B];
病史、体格检查和CEA测定:每3-6个月1次,共3年;然后每6-12个月1次,总共5年[II,B];
术后1年必须行结肠镜检查,此后每3-5年1次[III,B];
对于TNM分期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前3年内每隔6-12个月进行1次胸部和腹部CT扫描[II,B];
其他实验室和放射性检查的益处未经证实;对于可疑症状患者应当限制使用[V,C];
应实施长期随访、康复和生存护理计划,旨在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新发肿瘤、评估和管理晚期生存和社会心理影响,并实施健康促进措施[III,A]。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策划:GoEun,梅浙
投稿及合作:yinqihang
dxy.cn题图来源:站酷海洛PLUS
参考文献:
[1]ArgilesG,TaberneroJ,LabiancaR,etal.LocalisedColonCancer:ESMO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Diagnosis,TreatmentandFollow-up[publishedonlineaheadofprint,Jul10].AnnOncol.;S-(20)-4.doi:10./j.annonc..06..[2]YoshinoT,ArgilésG,OkiE,etal.Pan-AsianadaptedESMO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treatmentandfollow-upofpatientswithlocalisedcoloncancer,AnnalsofOncology(),doi:- 上一篇文章: 全身MRCTX线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