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医院普外科杜杰
结直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内镜、X线、B超等检查技术的进步,消化道息肉的发现率大大提高了。
息肉(polyp)是一形态学名词,泛指一切空腔脏器向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小的肉疙瘩称为息肉,生长到一定程度就叫腺瘤,而腺瘤继续发展可能就会变成癌。结肠癌和肠息肉关系密切,因为结肠息肉多数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部位,而结肠癌恰恰也长在此部位。
任何消化道粘膜上的隆起性病变均可称为消化道息肉,但病理上却有许多种,可以是腺瘤,也可以是炎症刺激引起的增生和修复性反应,或是局部粘膜的增生和肥厚,或者是癌肿。肉眼上看来同样是一个息肉,实质上却是不同的疾病。不同性质的息肉,预后和处理绝然不同。从病理学的角度出发,息肉的类型主要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根据不同类型,肠息肉的癌变率从3%-30%不等,大多数的结肠癌都是从肠息肉转变过来的。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相对较高。肠息肉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肠息肉还得依赖结肠镜等器械检查。肠息肉的早期确诊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及时治疗能使结肠癌的发病率降低70%-90%。
一般而言,息肉的恶变率因息肉的种类不同而异。非肿瘤性息肉不易癌变,而肿瘤性息肉易癌变;不伴异型增生性息肉几乎不癌变,而伴异型增生性息肉癌变率较高;基底部宽的息肉、多发性息肉、息肉大于1厘米、病程在两年以上者等恶变率较高;腺管乳头状或乳头状腺瘤性息肉恶变率高。若是以恶变率高的息肉,则需要及时切除,以绝后患。切下来的息肉一般会进行显微镜下病理检查判断良恶性或者是否属于癌前病变。总的来说,大肠息肉是恶变率较高的疾患,属癌前病变之一,小的数目较少的息肉一般在肠镜检查时就可以一并切除。
医院肛肠外科专家王万臣主任医师、杜杰医师均是具有多年肛肠疾病诊疗经验的团队,对于肛门常见疾病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及结直肠癌的手术根治切除有丰富的经验。在麻醉除痛科赵新华主任的配合下,无痛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在滨海新区影响甚广,顺利完成余例,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好评。
肛肠外科专家王万臣主任医师认为成年人每年有必要查结肠镜检查1次,其中人群中患有黑便、便血、腹泻及腹痛症状者更应该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另外有结直肠癌家族病史、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年龄大于50岁的人应半年至1年进行肛门指诊、便潜血及结肠镜检查。
只要内窥镜检查所能到达的消化道部位,均可在内窥镜的直视下行息肉的圈套摘除或行电热、电凝切除,无需剖腹,也不用切除病变部位的胃或肠,手术过程十分简单易行。只有特别大的息肉或者怀疑癌变的息肉会转到外科开刀手术切除。总之,消化道息肉患者通过以上的治疗,不仅可以消除恶变的隐患,而且可以解除精神上的顾虑,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检查和治疗态度。
河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上一篇文章: 病友说我在美国的结肠癌晚期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