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高发,邢台肿瘤专家教你如何有效预防,
1、改变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少吃高脂肪性食物,多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多食蔬菜水果,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海产品等,以补充维生素E。注意摄取麦芽、鱼类、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2、防治肠道疾病、积极锻炼身体: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及早处理肠道息肉。
3.不宜久坐要多运动:多运动可以起到促进胃肠蠕动,粪便就不易在体内停留过长时间。对于年纪稍大者,建议可以定期查体,毕竟可能存在结肠癌的高危因素。胸外科副主任高计林谈食管癌防治记者:食管癌早期有何症状?高计林:早期食管癌症状并不突出,但是绝大多数早期食管癌患者都经历过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如果发现有以下症状就应引起警觉。
1)咽食物时有哽噎感这种症状最常见,不经治疗可以自动消失,数天或数月后再次出现,发生的频率和哽噎感的程度逐渐增加。
2)胸骨后疼痛和下咽时食管有疼痛感这种症状也较为多见。进食时胸骨后或食管疼痛,呈烧灼感、针刺感、牵拉感或摩擦感,大口吞咽粗糙或热的食物时疼痛感加重。疼痛的部位一般较实际长癌的部位高一些。食管下段癌,疼痛可以发生在上腹部。几天后或服药治疗后疼痛可缓解,在进食不当或情绪波动时疼痛又会出现。
3)食管内异物感患者自觉某次吃进的食物粗硬划破食管,有食物贴附在食管壁上,咽不下去。
4)食物下行缓慢并有滞留感食物通过食管时患者感到不如以前畅快,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在某处停留一下。这种感觉与食物性质并无关系,有时饮水也会出现这种感觉。
5)咽喉部有干燥和紧缩感可伴有轻微疼痛,有时与患者情绪波动态有关。
6)胸骨后有闷胀感,患者会感觉胸闷不舒服。
记者: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预防食管癌?高计林: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吃太烫的食物,也不要过快进食,其次是不要长期大量饮酒和长期频繁进食烧烤食物;再次是不要出去进食腌制或霉变食物等。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张明源谈肝癌:记者:肝癌的早期症状是否容易被发现,临床表现有哪些?张明源:肝癌从第一个癌细胞在肝脏内形成发展到患者有自觉症状,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体征,仅有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出现轻度的肝肿大、黄疸和皮肤瘙痒。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很难被人们所重视,因此临床上很多肝癌患者往往在发现时其病情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这时患者主要有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病症。
记者: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肝癌?张明源:第一,生活规律,讲究卫生、改善营养、禁食霉变食品、坚持劳逸结合、增强免疫功能,防止水源污染、杜绝滥用药物和摒弃不良习惯等;第二,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及时进行彻底的治疗,以防止肝硬化的发生,同时控制丙型肝炎抗丙肝病毒阳性,部分肝炎治愈者及有肝癌家族史者,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肝脏的全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癌变;第三,接种乙肝疫苗素,乙肝疫苗被看成是第一个抗肝癌的疫苗。同时基于硒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还可以适当补硒。头颈乳腺科主任宋爱林谈甲状腺癌记者: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长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宋爱林:甲状腺癌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类。第一.家族史:约5%的甲状腺癌患者有同种类型甲状腺癌家族史。通常在乳头状癌中,家族性非髓性甲状腺癌最常见,约占所有乳头状癌发病的6.2%~10.5%。第二,放射线辐射:放射线辐射是目前唯一确定的致甲状腺癌危险因素,如原子弹爆炸、核泄漏事故等灾难性事件等。另外儿童期接触诊断性放射线检查与成年后甲状腺癌发病、既往头颈部放射性接触史与甲状腺癌的发病均存在关联。第三,摄入碘过量与不足:碘过量与不足均有可能导致甲状腺癌的高发,过量的碘摄入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增长有关,碘缺乏可能与滤泡性癌的高发有关。第四,肥胖:有研究表明,肥胖者或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能够诱导甲状腺癌的发生。除此,饮食因素也与甲状腺癌有一定关联性,如烟熏及腌制海产品、油脂、奶酪、淀粉等的过多摄入均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生风险。记者: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甲状腺癌?宋爱林:预防甲状腺癌,要避免接触导致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照射,特别是儿童,要尽量避免头颈部X线照射;对碘的合理摄入;注意日常饮食问题,多吃富有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避免吃肥腻、香燥、辛辣、烟熏制品;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还要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医院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头颈乳腺科副主任范秀婷谈乳腺癌:记者:哪些人容易“中招”乳腺肿瘤呢?范秀婷:目前乳腺肿瘤发病机制不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月经初潮过早(12岁)、绝经过迟(55岁)、行经年限35年者;
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家庭史者为高危人群;
乳腺因各种原因多次接受放射线者;
大龄未婚、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上者;
已婚未育、已育未哺乳者;
有乳腺良性病变病史者,尤其病理证实乳管内有活跃的乳头状瘤者;
免疫功能低下或有缺陷者;
肥胖与喜高脂肪膳食、高生活水平者;精神创伤、情绪压抑、个性抑郁、脾气不好、爱生闷气的妇女;
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更年期性激素替代治疗者。
记者:怎样预防和早期发现乳房疾病?范秀婷:对于乳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坚持自查,未绝经者经后3-5天自查,绝经者每月按固定时间自查,医院复查,每年行1-2次乳腺B超检查。最后,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建立乐观情绪。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生活节奏加快,一些疾病或危险因素在悄无声息地走近年轻人。资料显示,原来癌症高发期是50至60岁,现在下降到30至40岁,男性肺癌、女性乳腺癌、子宫肌瘤发病年龄也呈下降趋势。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重视。春天是自然界万物复苏,草长花开的季节,也是人体内脏和器官生理功能活跃的最好时节。建议大家不妨在春季“检修”一下自己的身体,以适应季节的变化,同时提醒各位为父母在春节做个全面体检,以求新的一年健健康康。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