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与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系大连医院
转自:医学网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和肿瘤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两个主要“杀手”。尽管大家通常认为这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但事实上很多研究都显示这两种疾病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它们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本文将就此做以阐述。医学网转载请注明一、心血管疾病与肿瘤的共同生物学机制医学网转载请注明炎症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机制之一,目前认为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均与炎症有关。此外,研究发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都会导致炎症的产生,也提示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可存在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氧化应激一般来源于体内的正常代谢反应,亦或可通过接触某些毒物或吸烟产生,目前研究认为氧化应激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另外,也有研究报道性激素、瘦素、蛋白激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相关。医学网转载请注明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医学网转载请注明目前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大量饮酒、精神紧张、高血脂、腹型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膳食纤维等。多个研究已经证实了健康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呈负性相关。因此,AHA指南推荐如下7项健康干预措施:不吸烟,加强运动,降低BMI,健康饮食,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医学网转载请注明三、肿瘤危险因素医学网转载请注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良生活方式或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常见的肿瘤如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加强锻炼等,避免或减少性传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减少城市污染等可使肿瘤的死亡率降低30%。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四、心血管疾病中可变的危险因素对肿瘤的作用医学网转载请注明1、肥胖医学网转载请注明Framingham研究证实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发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LitwinSE最新研究发现即使没有高血压的肥胖人群,心室也是存在肥厚性改变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肿瘤和体重增加、肥胖有关。基于大量研究和meta分析,美国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ACIR/WCRF)提出,肥胖和食道癌、胰腺癌、肝癌、结肠癌、绝经后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肾癌密切相关。同时,肥胖人群癌症风险增加与体重指数(BMI)升高有关。医学网转载请注明2.糖尿病医学网转载请注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间有多种共同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且二者发病有着相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即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发表于年的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和肿瘤观察研究的meta分析则显示,只有乳腺癌、结肠癌、肝内胆癌、子宫内膜癌与2糖尿病明确相关,而其他肿瘤证据并不确凿。医学网转载请注明3.高血压医学网
临床和试验研究均证实高血压与心血管及结构性心脏病相关。关于高血压和肿瘤发生风险的研究众多。年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数据,评估高血压和癌症发生风险,结果发现男性发生癌症风险比1.07,血压每升高10mmHg,癌症死亡风险比可达1.12,女性患者癌症死亡风险比为1.06。许多研究证实高血压与多种癌症相关,其中,和肾癌有较强的相关性。医学网转载请注明4.高脂血症医学网转载请注明血脂水平和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血脂升高与肿瘤的相关性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尽管异构数据库的数据显示血脂升高与乳腺癌相关,仍有许多的研究发现癌症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并不高,原因可能与肿瘤本身改变胆固醇的代谢和吸收有关。医学网转载请注明5吸烟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吸烟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长期吸烟易导致血栓形成发生急性冠脉血栓事件。研究发现吸烟与多种癌症发生相关,美国癌症委员会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癌症死亡人群中30%与吸烟有关。医学网转载请注明6.饮食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大量调查研究显示饮食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明显相关,其对心血管疾病影响主要体现在体重、血压、血脂水平这些高危因素方面。很多癌症也与饮食结构和习惯有关,进食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曲霉菌毒素会导致癌症发生,摄入高脂肪含量食物引发的高血压、高血脂、慢性炎性反应同样会引发癌症。AICR/WCRF最新提出了有证据支持的特定食物和特定癌症的报道,其中包括红肉和直肠癌,黄曲霉毒素和肝癌,饮用水中的砷、β胡萝卜素和肺癌。同时提出高纤维饮食可降低结肠癌癌发病率。医学网转载请注明7.酒精医学网转载请注明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例确诊心血管疾病患者,其研究数据显示适当饮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病事件和全因死亡率。但是过量饮酒增加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饮酒可以导致咽喉癌、食管癌、肝癌、结肠癌以及绝经前后的乳腺癌的发生。医学网转载请注明8.运动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基于大量的科学报道,运动有益心血管健康,运动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是有利的影响。目前关于运动可降低癌症发病风险的流行病学证据较多。其中AICR/WCRF的研究报道显示运动可以降低结肠癌风险,同时也可能会降低绝经后的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医学网转载请注明五、与肿瘤相关的不可改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年龄、性别、种族作为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具有不可改变性。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年龄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风险中相对稳定的一个因素。年龄和疾病相关性受生活方式影响密切,如饮食、运动、体重指数、吸烟等。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有78%新发癌症和年龄增长有关(≥55岁)。医学网转性别影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展。男性患心血管疾病年龄较女性早,且癌症发生率较女性高。据统计,年全美男性排名前三的癌症分别是前列腺癌、肺癌、直肠癌;女性则是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医学网转载据统计,年美国黑人癌症发病率最高,主要是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早期死亡人群中黑人也是最高,这可能与基因多态性导致疾病易感性不同有关。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测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肌毒性医学网转载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年龄,心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压,吸烟和肥胖等能够影响肿瘤治疗心肌毒性的发生。最近Ezaz等应用一种风险因子评分工具,帮助正在使用曲妥珠单抗的患者评价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病的风险。该评分工具包括7项风险评估因子:包括年龄,辅助化疗,冠状动脉疾病,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糖尿病,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共分为3个危险分层:低分组(0-3分),中间组(4-5分)和高分组(≥6分),结果显示3年的心力衰竭或心肌病风险分别为16.2%,26%,和39.5%。医学网转载请注明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影响癌症幸存者结局医学网转载请注明最新一项关于癌症幸存者的研究(CCSS),入选超过35岁的癌症放化疗的幸存者,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卒中或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比其家庭健康成员提高5倍,如果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或肥胖,这种风险会大大增加。在多变量模型研究中发现,高血压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加胸部放疗及蒽环霉素治疗的患者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八、控制心血管病风险能够降低肿瘤风险医学网转载请注明EPIC研究纳入了例35-65岁的健康参与者,经过历时7.8年的随访发现,坚持所有4项健康生活方式(1.不吸烟;2.BMI30;3.每周体能活动3.5小时;4.健康饮食)的参与者相比那些没有坚持的校正风险比:慢性病0.22(CI,0.17-0.28);糖尿病0.07(CI,0.05-0.12);心肌梗死0.19(CI,0.07-0.53);卒中0.5(CI,0.21-1.18);癌症0.64(CI,0.43-0.95)。Rasmussen-Torvik等做了一项相似研究,结果发现坚持至少6项理想健康指标组发生癌症事件的风险相比坚持0项组发生率降低了51%。随着理想健康指标的降级癌症发生风险增加,EPIC及Rasmussen-Rorvik的研究都相继证明,坚持健康的心血管生活方式能够降低癌症事件的风险。医学网转载请注明九、总结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间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似的危险因素,看似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病理基础。慢性炎症在其中可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发展。有效的控制心血管病风险因素也会降低癌症风险。同时,深入的了解心血管疾病与癌症之间内在联系可能会引导我们更好的进行疾病预防,早期干预和治疗。期待未来更多的研究结果,为肿瘤及心血管疾病联合防治及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更多性别影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展。男性患心血管疾病年龄较女性早,且癌症发生率较女性高。据统计,年全美男性排名前三的癌症分别是前列腺癌、肺癌、直肠癌;女性则是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医学网转载请注明据统计,年美国黑人癌症发病率最高,主要是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早期死亡人群中黑人也是最高,这可能与基因多态性导致疾病易感性不同有关。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测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肌毒性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年龄,心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压,吸烟和肥胖等能够影响肿瘤治疗心肌毒性的发生。最近Ezaz等应用一种风险因子评分工具,帮助正在使用曲妥珠单抗的患者评价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病的风险。该评分工具包括7项风险评估因子:包括年龄,辅助化疗,冠状动脉疾病,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糖尿病,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共分为3个危险分层:低分组(0-3分),中间组(4-5分)和高分组(≥6分),结果显示3年的心力衰竭或心肌病风险分别为16.2%,26%,和39.5%。医学网转载请注明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影响癌症幸存者结局医学网转载请注明最新一项关于癌症幸存者的研究(CCSS),入选超过35岁的癌症放化疗的幸存者,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卒中或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比其家庭健康成员提高5倍,如果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或肥胖,这种风险会大大增加。在多变量模型研究中发现,高血压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加胸部放疗及蒽环霉素治疗的患者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八、控制心血管病风险能够降低肿瘤风险医学网转载请注明EPIC研究纳入了例35-65岁的健康参与者,经过历时7.8年的随访发现,坚持所有4项健康生活方式(1.不吸烟;2.BMI30;3.每周体能活动3.5小时;4.健康饮食)的参与者相比那些没有坚持的校正风险比:慢性病0.22(CI,0.17-0.28);糖尿病0.07(CI,0.05-0.12);心肌梗死0.19(CI,0.07-0.53);卒中0.5(CI,0.21-1.18);癌症0.64(CI,0.43-0.95)。Rasmussen-Torvik等做了一项相似研究,结果发现坚持至少6项理想健康指标组发生癌症事件的风险相比坚持0项组发生率降低了51%。随着理想健康指标的降级癌症发生风险增加,EPIC及Rasmussen-Rorvik的研究都相继证明,坚持健康的心血管生活方式能够降低癌症事件的风险。医学网转载请注明九、总结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间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似的危险因素,看似不同的病可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病理基础。慢性炎症在其中可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发展。有效的控制心血管病风险因素也会降低癌症风险。同时,深入的了解心血管疾病与癌症之间内在联系可能会引导我们更好的进行疾病预防,早期干预和治疗。期待未来更多的研究结果,为肿瘤及心血管疾病联合防治及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白癫风怎么医治- 上一篇文章: 相似临床症状皮肤病的鉴别诊断多图胆小慎
- 下一篇文章: 世界癌症日丨关于中国肿瘤现状的几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