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习惯改变要留心或是大肠癌早期信号

案例分享

吴大爷,今年74岁,因「大便习惯改变伴便血1年余,腹痛1月」就诊,经肠镜检查初步诊断为「肠道占位性病变」,进一步的检查后确诊为「结肠癌」,拟近日行手术治疗。

原来早在1年前,吴大爷就已经出现了大便习惯的改变,初起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不成形,变细,伴里急后重感。后来又出现便秘,排便困难,2~3日解一次,大便干硬。偶有便血,便中带血与大便混合。如此反复1年有余,吴大爷一直未引起重视。直至1月前吴大爷出现脐周腹痛加重,呈阵发性发作,后来在家人的反复劝说下就诊。

相对于吴大爷,今年已83岁的蔡大爷就幸运的多,不告诉你根本就看不出他老人家是直肠癌术后5年的患者了。蔡大爷在年因「解细便2月」就诊,经肠镜检查考虑「直肠癌」,经手术、化疗后定期来院复查,目前病情稳定。

而促使蔡大爷就诊的原因则是他从报纸上看见自己解大便的症状与肠癌的症状相似,于是医院做了肠镜检查。

同时,蔡大爷的4位子女也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肠镜检查,结果发现其中3位子女有大肠息肉,而他们只要定期行肠镜检查就可以了。

大肠癌是不是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答案是肯定的。

大肠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1.大便习惯与大便性状的改变:

与原来的大便规律相比较,大便次数、时间以及大便的性质、形状都发生了改变。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的现象可视为大肠癌的早期表现之一。血便是大肠癌的另一个早期表现,这是由于癌肿表面破溃或溃烂所致。

右侧结肠癌出血,血液与大便相混,如果出血量少,仅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而左侧结肠、直肠癌出血,血液常附在大便表面或便纸上,呈紫红色或鲜红色血迹,容易误诊为痔疮而延误了早期诊治。

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由凹槽,是由于大便通过癌肿引起的直肠狭窄段所致,这常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2.腹痛:

癌肿在糜烂、坏死、感染时,常会引起不同性质与程度的腹痛。右侧结肠癌表现为右腹钝痛,涉及右上腹时易误诊为慢性胆囊炎,疼痛出现在右下腹时常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

一些左侧结肠癌可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疼痛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放屁或解大便后疼痛消失,当这些症状出现在老年人时,应首先怀疑为大肠癌。

3.贫血:

男性患者,无其他原因的失血,如发现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应想到胃或大肠癌等可能。

有了这些症状,只是提醒你有得肠癌的可能性,要明确诊断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总之,当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医院就诊。平时也要多关心自己的长辈,定期陪他们去做体检。而对于体检项目中的大便化验更不应该弃之不做,也许能从大便中的蛛丝马迹来早期发现大肠的癌前病变。

题图

google图片

本文作者

董明芬,浙江医院三十三病区

本文已获作者独家授权丁香园发布

编辑:王妍

长按下方







































治白癜风用什么药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zd/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