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分期标准以及治疗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3:1,农村的发病率是城市的1.6倍。癌变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未经治疗者平均寿命约为13个月。

胃癌临床分期

胃癌的临床分期依赖于国际TNM分期系统。T是胃癌肿瘤浸润深度、N是淋巴结转移深度,M是远处转移情况,这三个是决定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专家表示,我们还可以统一将胃癌分为四个I期、I期、III期、IV期四个临床分期。

胃癌I期,是无淋巴结转移或仅有邻近第1站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

胃癌II期,癌肿侵及肌层或浆膜层,病变范围未超过1个分区,没有或仅有邻近第1站淋巴结转移。

胃癌III期,不论肿瘤大小,凡有远隔部位的第1站淋巴结转移,或邻近第2站淋巴结转移,或虽仅有邻近第1站淋巴结转移,甚或无淋巴结转移,但癌肿已超过1个分区且浸润已超越粘膜下层者。

胃癌IV期,不论肿瘤大小,凡有远处转移或有肝十二指肠韧带、腹主动脉旁、肠系膜根部、结肠中动脉周围等第3站淋巴结转移,均属于此列。

胃癌各临床分期的治疗方案

胃癌的各个临床分期治疗方案也是不一样的。

I期胃癌属于早期胃癌,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个别IIaIIc型侵及粘膜下层,淋巴结转移者,应配合一定的化疗。

II期胃癌属于中期胃癌,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可根据病人体质情况联合辅助化疗或是肿瘤生物治疗。

III期胃癌多侵及周围组织并出现广泛淋巴结转移,虽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应配合放化疗及肿瘤生物治疗,增强疗效,减轻毒副反应。

IV期胃癌已属晚期,多采用非手术疗法,适合手术切除者尽量先切除原发与转移病灶,然后再配合放化疗或肿瘤生物治疗等综合疗法。

胃癌的治疗

手术是胃癌患者获得根治的唯一可能方法,早期患者术后可获得根治。而进展期患者需要根据胃癌病理学类型及临床分期,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联合围手术期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以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急性期治疗

胃癌患者,如果出现出血或梗阻,可威胁生命,需要紧急就医。

一般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是胃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接受专业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加快术后恢复。而晚期胃癌患者常因胃癌相关症状导致难以进食、不愿进食,并可能因呕吐等症状造成营养丢失,此时患者可借助胃管或肠内营养补充营养。

药物治疗

主要为对症治疗的药物,具体如下:

1.促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的药物,如甲地孕酮等;

2.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3.镇痛药物如盐酸羟考酮、吗啡等;

4.化疗期间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如胃复安、地塞米松等;

5.化疗期间保护各个脏器的药物,如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等。

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适用于早期的胃癌,并且具有严格的要求:病灶小于2cm、病理组织分化良好且无溃疡的黏膜内癌。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

胃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激光疗法等,其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国内外目前应用较广。

手术治疗

胃癌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与非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手术要求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并清扫附近区域淋巴结,主要包括标准手术、改良手术和扩大手术;非根治性手术主要包括姑息及减瘤手术。

根治性手术

标准手术

是以根治为目的,要求不仅要切除2/3以上的胃,还须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

改良手术

主要适用于分期较早的肿瘤,其胃切除范围相对较小,仅仅进行必要的淋巴结清扫。

扩大手术

适用于分期较晚的胃癌,胃全部切除的同时,甚至联合周边组织或器官的切除,同时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

非根治性手术

姑息手术

治疗的目的不是切除胃癌,而是解决因胃癌引起的并发症,比如胃癌出血,需进行止血手术;如胃癌引起肠梗阻,则进行胃肠道转流手术。

减瘤手术

主要适用于存在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或者腹膜转移等不可治愈因素,也没有出现并发症所进行的胃切除,临床意义尚有一定争议

不管何种手术方式,术前须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后鼓励患者尽早恢复经口进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罗哌卡因以及阿片类药物等减少患者疼痛;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断剂药物如奥美拉唑等预防应激性溃疡。

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主要用于改善手术后并发症,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用于胃癌常规治疗的辅助治疗。此外,胃癌患者出现厌食、乏力、腹胀等症状时,行正规的中药内服治疗及针灸等中医外治,可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胃癌患者行中医治疗需严密检测肝肾功能,以免出现肝肾受损,影响到常规治疗的进行。

前沿治疗

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胃癌的最新治疗手段,该治疗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功能,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监视功能,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杀灭肿瘤,因此相对于放、化疗,副作用较小。

目前国内外多个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已经上市,如应用于PD-L1阳性胃腺癌治疗的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可应用于晚期胃腺癌治疗。

化疗

化疗方案

化疗分为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姑息化疗。化疗副作用大,医生会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充分考虑患者的分期、年龄、体力、风险、药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患者自身意愿等因素使用化疗药物。化疗过程中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zd/32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