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动态我院成功完成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在李正文主任的指导下,主治医师任小杰、主管护师王岚配合及麻醉科的协助下,成功开展了食管、胃、结肠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这是我院在汉中地区继医院后开展的第二家单位,医院医院。

据悉,我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任小杰自医院进修结束后,积极筹备手术相关设备及耗材,经过精心准备后,近两周内先后对3例患者成功实施了ESD手术治疗,分别是结肠巨大息肉出血、胃底粘膜下病变、食管早期癌3例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出血、穿孔并发症发生,三例患者均已康复出院。这三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可全面开展ESD手术。

最后,消化内科医生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加强健康体检的意识,发现有胃肠道不适或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尽早行胃肠镜检查,以提高消化道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科普知识

ESD全称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进行治疗,它是在内镜下,配合特殊的器械,将消化道的一些癌前病变、尚未转移的早期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等行整片剥离的一种镜下手术方式,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SD具有不开刀、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尤其能够在根除肿瘤的同时,完整地保留胃肠道及其机能。

优势

微创、最大优势在于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治疗下降等优点。ESD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地治疗消化道表浅病变的方法。

适应症

1、直径大于2cm的息肉,癌前病变;

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3、局限于粘膜层的分化型癌,尤其是未侵犯粘膜肌层的分化型癌;

4、侵犯粘膜下层浅层的分化型癌;

5、粘膜内且1cm的未分化胃癌;

6、粘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等,超声内镜检查确定来源于粘膜肌层和粘膜下层、固有肌层的病变。

疗效及随访

熟练的内镜专家可以做到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可达90%以上!

术后随访非常重要

术后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粘膜内癌、粘膜下层浅层的分化型癌有局部残留急发复发风险的需密切随访!间隔3月、6月、12月、1年。如有局部复发可以追加追加内镜下切除。

就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zd/3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