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胃肠速递肠癌迎来K药一线和KRAS
前言
ASCO会议召开之际,胃肠肿瘤迎来新一轮的高潮!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被本次ASCOLBA收录的keynote-临床试验。相对于标准一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K药)单药治疗MSI-H/dMMR的mCRC可使PFS翻倍,高达16.5m;其次,KRAS突变的肠癌患者,迎来靶向新药Onvansertib且获FDA快速通道认定,DCR达%;最后,一项CAR-T细胞疗法已在中国开展胃癌、胰腺癌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细胞疗法攻克实体瘤未来可期!
一
K药单药优于标准治疗
MSI-H/dMMR型mCRC一线治疗方案或将改变!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最最重磅的LBA已发布,转移性结直肠癌里程碑试验KEYNOTE-数据公布: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化疗用于高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获益明显,无进展生存期翻倍!大约5%的mCRC患者有微卫星不稳定性,转移性MSI-H/dMMR肿瘤患者对传统化疗反应较差,需要替代治疗方案。研究数据
研究共纳入例初治MSI-H/dMMR的IV期结直肠癌患者,ECOGPS0-1分,具有可测量病灶。将患者随机分至两组:A组(例)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mgQ3W,至多35个周期;B组(例)患者接受标准治疗方案mFOLFOX6/FOLFIRI±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Q2W,疾病进展后可进入A组继续治疗。
主要研究终点是经盲法独立中心评估(BICR)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A组vsB组)
主要终点:
mPFS:16.5vs8.2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40%(HR0.60,95%CI0.45-0.80,p=0.),1年PFS率为55.3%vs37.3%;2年PFS率为48.3%vs18.6%。
次要终点:
ORR:43.8%vs33.1%(p=0.)。
mDOR:NRvs10.6个月,DOR≥24个月患者比例为83%VS35%。
安全性:
≥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22%vs66%。
基于上述结果,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MSI-H/dMMR的mCRC与标准化疗相比可提高患者ORR及PFS,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帕博利珠单抗或可成为MSI-H/dMMR的mCRC患者一线治疗方案。
二
DCR达%!
新药Onvansertib获FDA快速通道认定,用于KRAS突变mCRC
年5月29日,FDA批准Onvansertib(PCM-)用于KRAS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二线治疗的快速通道认定。
结直肠癌患者中,约30%存在KRAS突变,而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这一比例约为50%。其中,KRAS第2号外显子突变(包括第12、13密码子突变,如G12C、G12R、G12S、G12V、G12D等)的患者占40%以上,其他患者是其他外显子突变。目前,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是mCR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一线治疗反应率约为50%。在二线治疗中,化疗和靶向药物的疗效要低得多,对FOLFIRI(5-氟尿嘧啶、leucovorin、伊立替康)+贝伐单抗(抗VEGF)的反应率为5%,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对KRAS突变患者。
Onvansertib是一种“first-in-class”的第三代口服高选择性丝氨酸/苏氨酸polo样激酶1(PLK1)抑制剂,它是有丝分裂检查点和细胞分裂的主要调节因子。PLK1抑制是KRAS突变mCRC的一个潜在靶点。
研究数据
在前段时间的年胃肠癌研讨会上公布了一项Ib期的临床研究,研究采用PLK1抑制剂onvansertib+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研究结果
1.在治疗的第8周,疾病控制率(DCR)达到%,其中1例达到部分缓解(PR),4例达到疾病稳定(SD)。
2.25%的患者在第16周时被评估为肿瘤减少,其中有一例患者在之后进行了治疗性手术。第一个治疗周期内,6例KRAS突变患者中的5例出现了无法检测到的KRAS突变水平。
近日,该药的另一项研究——“评估Onvansertib+FOLFIRI+贝伐单抗二线治疗KRAS突变mCRC患者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已被纳入ASCO的壁报展示(摘要号:;壁报号:),期待Onvansertib能够早日获批,造福更多的KRAS突变的mCRC患者!
三
两项胃肠肿瘤CAR-T细胞疗法数据公布,攻克实体瘤指日可待!
胃癌、胰腺癌:靶向Claudin18.2的CAR-T疗法(CT)
年5月27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
- 上一篇文章: 肿瘤良性和恶性的5大区别新野肿瘤科
- 下一篇文章: 医院内镜室成功完成内镜下结肠恶性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