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乔虹中国针灸式疗法促安稳去杠杆

经济学家乔虹:中国"针灸式疗法"促安稳去杠杆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诸如公司和地方政府负债率太高,是4万亿刺激方案的直接后果吗?去杠杆能否在一个更温和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中进行?摩根士丹利近期发表的"中国去杠杆"系列报告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日前进行的一次专访中,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对《第一财经》表示,信贷扩大只是中国经济杠杆率在最近几年快速升高的一个因素;更不能忽视的是生产效率增速的放缓,而经济改革的终究归宿正是提高效率。乔虹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1998年的那一次去杠杆更加类似,政策制定者在推动长时间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短期内的经济波动。"我们预计,相对一场疾风骤雨式的全面改革,政策制定者更倾向于'针灸式疗法',即在1白癜风能完全治愈吗系列的具体事项上深扎进去,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乔虹说。在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前,乔虹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太高杠杆的成因。"从均衡理论动身,一个经济体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关联的,2009年4万亿的经济刺激肯定是信贷扩大和债务积累的基本缘由,但具体分析,我们发现债务问题最严重的主要是基础设施、中小型房地产公司、采掘冶炼行业。"乔虹说。乔虹进而分析说,事实上中国的信贷扩大一直存在,但上述三个领域在2009年到2011年的三波加杠杆进程中大量借贷,也有一些具体缘由。比如,2009年国际原材料价格下跌,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的确需要"补课",因此大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实不为过。2010年经济基本稳定后,住房需求反弹,进而催化了又一轮房地产商买地、建房和政府卖地、投资基建的进程。最后,到了2011年,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不可避免地带来采矿和冶炼业的扩大。从以上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高杠杆集中在个别行业有经济规律的缘由。但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归结于4万亿政策过于简单。乔虹则把眼光投向生产效率的停滞。低效率导致低水平的资本积累,当后者没法跟上负债增长时,危机就开始出现。如果进一步追问,在低效率背后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缘由,比如国有企业缺少竞争力,但却占用了大量的资源;金融体系缺少风险定价机制,导致资源错配严重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着眼于长时间的改革。但是长时间的改革又与短时间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冲突,那么政策制定者会如何决定呢?乔虹将当前的经济形势与1993年和1998年两次去杠杆的周期进行了比较。1993年和1998年,中国经济都面临着解决长时间矛盾的问题,但前一次经济过热,后一次则处在经济下行周期。在1998年,政府一方面推动改革,另一方面采取了一些稳定经济的措施。现在的情况可能与1998年更像,但是宏观环境却还没那么糟。乔虹告知本报,当前虽然来自发达国家的需求不振,但是经济周期、区域需求和国企对改革的承受力三个方面的条件都好于1998年。基于上述分析,摩根士丹利提出了"针灸式疗法"的概念。大张旗鼓地全盘推动经济改革,对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冲击太大,特别一些杠杆太高、负担过重的国有企业可能没法承受,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但是用一系列的"针灸式疗法"一来出手不重,二来也能到达"内病外治"的效果。随着国务院和各个部委今年6月以来接连推出21项具体的改革和经济刺激措施,"针灸式疗法"的提法也在得到应验。不过,金融领域的风险定价机制缺失问题可能还是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法。在乔虹看来,今年以来,银监会、央行采取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已取得效果,比如清算银行同业业务中的违规现象等。长时间来看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好,还是需要尽快建立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培养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进而促进金融资源的公道配置。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yfjcl/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