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投稿超声下大肠那些事儿上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的!
??
目录一、大肠的解剖和淋巴二、超声下的大肠声像图三、大肠占位性病变1.大肠癌.大肠息肉3.其他三、大肠炎性病变四、超声检查结肠疾病的临床意义关于大肠癌大肠为消化道末段,具有吸收和排泄功能,其疾病具有各种消化道疾病特征;其中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大肠癌在各类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3位,在所有消化道癌中占第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我国大肠癌发病的中位年龄为45岁左右,较欧美国家早10岁左右。由于青年人大肠癌以分化差的黏液癌多见,肿瘤易向肠壁外和远处转移,且患者在诊断时多数已属于DukesC、D期,因此青年人大肠癌预后较差。部分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很多已达到晚期。超声常规扫查有时能够帮助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清肠、灌肠后可以进一步了解大肠占位的位置及侵犯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作者曾于陆文明教授处学习胃肠超声,工作中常得到教授远程指点,特此感谢!现将工作中所见与大家分享!大肠的解剖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盲肠于右髂窝处连接回肠,向上延续于升结肠,乙状结肠在第3骶椎平面连接直肠,直肠沿骶骨前下降,穿过盆膈至会阴部成为肛管,终于肛门。结肠壁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组成;直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组成。结肠解剖示意图淋巴引流结肠的淋巴引流引流结肠的淋巴结分为三组:第一组为结肠上淋巴结,位于肠壁及肠脂垂内,收集结肠壁的淋巴液;第二组为结肠旁淋巴结,位于结肠边缘动脉旁,接纳结肠上淋巴结的输出。第三组为结肠左、中、右淋巴结和乙状结肠淋巴结,引流结肠旁淋巴液,注入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直肠的淋巴引流直肠肛管的淋巴结分为两组:上组引流齿状线以上,其输出管至直肠上血管沿途的淋巴结和肠系膜下淋巴结;部分输出管与直肠下血管、肛血管伴行,汇入髂内淋巴结、骶淋巴结。下组在齿状线以下,其输出管经会阴部皮下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结肠的淋巴引流正常结肠图一般情况下超声仅仅显示肠腔内容物呈强回声,不能显示和辨别肠壁层次结构和形态。经助显剂或生理盐水等灌肠后可清晰显示肠腔的形态、肠壁的结构层次、肠内皱襞、结肠袋、肠蠕动情况及周围毗邻脏器。常规检查中见到的结肠超声肠道准备下的升结肠异常声像图常规检查中发现的大肠异常声像图主要为结肠占位性病变及肿大的淋巴结、肠梗阻、急性炎症时的肠壁增厚、肠套叠、腹泻时扩张肠管内容物及术后一些并发症等。清肠、灌肠之后,超声可以更好了解占位性病变的具体位置,侵犯肠壁层次,对毗邻脏器及自身排泄的影响,相关淋巴结情况。结肠占位——“假肾征直肠占位术后导致吻合口处狭窄大肠占位性病变大肠癌由大肠黏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癌,可发生于大肠任何部位,最常见于直肠,其次为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转移有直接浸润、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和腹腔种植等途径。分为肿块型、溃疡型(最常见类型)、浸润型、胶样型(有上述三种外形,但外观和。病理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其次为粘液癌、未分化癌和鳞状细胞癌。升结肠癌长轴升结肠癌短轴全段结肠癌肝曲处结肠癌脾曲处结肠癌长轴脾曲处结肠癌短轴降结肠癌长轴降结肠癌短轴充盈后大肠癌声像图根据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溃疡型、缩窄型(浸润型)、混合型。肿块型:病变局部增厚向腔内突起,多呈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基底宽,不活动,周围肠壁多正常,局部管腔变窄,造影剂流过时呈“小溪”征。溃疡型:病变局部不规则增厚隆起,层次破坏,粘膜面常形成不规则、深达肌层或浆膜层的溃疡凹面,该处肠管变形、不规则,肠壁僵硬、蠕动消失。边缘多不对称增厚隆起,表面粗糙不平。缩窄型:病变处肠壁呈弥漫性或环形不均匀增厚,回声较低,层次、边界不清,黏膜面高低不平;肠腔多环形狭窄、变形,近端肠管多代偿性扩张。造影剂通过受阻。混合型:兼有上述三种表现。常规情况下的结肠癌:回盲部占位病变,中部呈偏心强回声带,周边为低回声,阑尾受压。生理盐水灌肠后的大肠癌:生理盐水灌肠后,正常部位肠腔显示清晰,由于癌肿占位原因,生理盐水不能通过癌肿。助显剂充盈后的大肠癌声像:助显剂灌肠后,可见充盈的管腔内回声均匀,癌肿部位呈“小溪”征。伴随其他症状:大肠癌致肠套叠- 上一篇文章: 癌症筛查前,学习肿瘤标志物吧图解
- 下一篇文章: 结肠腺癌的免疫组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