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家人同样是肠癌肝转移灶,为什么原发灶

经过之前的科普,大家应该多少了解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一些知识。但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知识,不同原发灶来源的肝转移灶,预后也一样吗?

下面咱们通过一篇文章来解读这个问题。

这篇回顾性研究是由国内鼎鼎有医院肝胆外科发起,他们纳入了年1月至年6月之间行肝部分切除的例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指征:影像可见肿瘤均能切除,残肝体积在30%(肝硬化患者40%)以上,无肝外转移证据。患者术后接受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方案化疗6个月。本组病例随访截止至年6月30日或死亡、失访。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左半结肠癌的曲线明显高于右半结肠的预后生存曲线,通过统计检验得出:左半结肠癌组的预后效果更好。右半结肠癌组中位生存时间44个月,左半结肠癌组55个月,两组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P0.05)。

以上就是文章的主要研究过程,下面我们根据文章的讨论部分解读一下左右原发灶导致预后不同的原因。

现代肿瘤学将结肠以结肠脾曲为界分为左半(远端)和右半(近端)结肠,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在胚胎起源和血供方面均略有不同。一项研究对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发现右半结肠癌出现黏液瘤、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关键癌基因突变、表达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异常等事件的概率高于左半结肠癌,而左半结肠癌出现染色体不稳定、EGFR或HER2基因扩增、表皮调节素表达的概率高于右半结肠癌。

其他类似的研究发现右半结肠癌患者更倾向于年龄增大、肿瘤直径增大、淋巴结转移比例升高、TNM分期Ⅲ期以上比例增多、癌细胞未-低分化比例更多等特征。本研究发现左半结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预后优于右半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且本组右半结肠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检出率高于左半结肠癌,也从侧面印证了右半结肠癌生物学行为更为恶性。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右半结肠肝转移患者因为基因表达、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的作用,其恶性程度较左半结肠略高。基于这一结果,我们在面对不同的患者时应该更注重个体化方案的制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zz/3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