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永无止境2017解放军总医院肿瘤
伴随着一段“繁忙而又温暖的医患日常”开场视频的播放,医院肿瘤学继续教育培训班,终于在12月1日开课了!培训班由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医院学会主办,医院肿瘤内科承办。医院何昆仑副院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张学敏院士,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焦顺昌教授,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胡毅教授、白莉教授等专家领导分别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何昆仑副院长开幕致辞
张学敏院士开幕致辞
大会旨在促进肿瘤多学科规范化诊疗与个体化治疗模式的发展,探索恶性肿瘤诊疗临床实践的科学决策。何昆仑副院长、张学敏院士和焦顺昌教授介绍了培训班开设的意义及特点,向与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焦顺昌教授开幕致词
胡毅教授开幕主持
12.1-3日,培训班跨时3天,届时,国内肿瘤界顶级专家齐聚一堂,对其专业领域的核心资讯和最新动态进行权威解读,分享并探讨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策略。本届培训班专题设置广泛,内容丰富,覆盖胃肠肝胆胰肿瘤、乳腺癌、肺癌、淋巴瘤恶黑及肉瘤、泌尿及生殖系统肿瘤,并分别设置专场。本文将对“消化道肿瘤专场”进行报道。
白莉教授主持中
白莉教授担任“消化道肿瘤”专场的学术主持,首先迎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教授,站在高屋建瓴的高度,为大家分享胃癌精准治疗相关话题。
1沈琳教授:胃癌药物精准治疗困境与探索沈琳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胃癌药物治疗的进程,可谓是在失败中前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3天前就报道一免疫药物对比化疗药物以失败告终。目前免疫治疗如火如荼,而PD-1、PDL-1在PD-L1高表达胃癌人群有效率仅为10-20%,可喜的是MSI-H胃癌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其他疗效指标仍需进一步探索。
关于化疗,沈琳教授认为:精准靶向治疗是精准治疗的重要内涵,靶向药物“精准”探索过程中,新平台和新技术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前提,前瞻性临床试验显得尤为重要,而筛选靶人群是研究的重要条件,同时也离不开新治疗手段的探索和多学科的参与。
胃癌作为我国的特色病,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慢病课程: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的早期临床研究及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目医院和医院合力推动。
2戴广海教授:晚期胰腺癌内科治疗新进展戴广海教授医院肿瘤内科
从5-FU时代到吉西他滨时代,再到替吉奥的问世,以及目前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的标准方案,戴教授结合PRODIGE4/ACCORD11III期研究(FOLFIRRINOX方案)、MPACT研究,和今年ASCO发表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进展。关于二线治疗,今年ESMO也发表的了一项研究:Eryaspase联合吉西他滨或FOLFOX方案二线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2b期研究。而胰腺癌的免疫治疗终将探索联合之路,需要重视微环境、白癜风专家李从悠中科UM-D
- 上一篇文章: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克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
- 下一篇文章: 407医院刘应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