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学习篇DRG入组剖析三

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793223.html

问题案例

案例1

主要诊断:乙状结肠恶性肿瘤(C18.7)

其他诊断:结肠息肉(K63.5)

主要手术: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17.36)

其他手术:腹腔镜腹腔淋巴结清扫术(40.59)

案例2

主要诊断:乙状结肠恶性肿瘤(C18.7)

主要手术: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病损切除术(45.x)

其他手术:使用或应用粘连屏障物(99.77)

不同DRG分组器入组情况

问题剖析:

(一)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和病损切除术区别。

乙状结肠是位于降结肠与直肠(直肠是自肛缘起向上15cm的一段大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在盆腔内,起于降结肠下端,向下行于第三骶椎前方,中线两侧,止于直肠,长度平均约25-40cm。

病损切除术一般指局部病损处的切除,范围很小。恶性肿瘤的切除术,其内涵不仅是局部病变的切除,而是行器官的部分切除乃至某器官的全部切除术。一般肿瘤切除术的手术范围由小到大排序:1.病损切除术;2.部分切除术;3.全部切除术根治性切除;4.扩大根治性切除。因此,从切除范围上,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要多于乙状结肠病损切除术,后者仅能入小肠、大肠的小手术组。

(二)临床书写问题。

病历记载:案例1患者近日于当地镜检后发现溃疡及息肉,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结肠肿物”收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案例2患者因大便带血2个月入我院门诊就诊,以“乙状结肠癌”收入院,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病损切除术”。

两个案例主要诊断均为乙状结肠癌,主要手术为针对恶性肿瘤的手术。案例2临床医师在书写病案首页和手术记录实施手术名称时,误将术式写为“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病损切除术”。手术记录中已明确记录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切除了包括肿瘤的乙状结肠、相连的部分直肠及其系膜淋巴组织,因此案例2实际术式应为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恶性肿瘤和黏连的部分直肠切除术(17.31),也应进入小肠、大肠,直肠的大手术组。

(三)关于其他手术与操作。

注意其他手术与操作书写:1.有无其它相邻组织的附带切除;2.有无周围淋巴结清扫;3.有无器官功能重建和形成。

提醒编码员仔细阅读手术记录,明确手术主要范围,如案例2,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恶性肿瘤和黏连的部分直肠切除术(17.31)的基础上,还应另编码相应吻合术(45.94)及淋巴结清扫术(40.59)。

END

声明:微享病案书写要点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医院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by/3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