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童患原发性结肠淋巴瘤入院治疗病例分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性别:男

年龄:8

临床资料:因间断性腹痛4d来院就诊。

现病史:外院B超诊断为肠套叠,医院行空气灌肠诊治。采用自动空气灌肠整复仪,设定压力10kPa,开始注气后乙状结肠即见软组织块影,随着不断注气和压力升高,软组织块影逐渐回缩,维持压力10kPa约2min,小肠内突然见大量气体影,整复成功。透视中降结肠中段见软组织块影,经按揉及改变体位后软组织块影未见变小、移位或消失,提示为降结肠占位(图1),收住院进一步诊治。

查体:腹软,左侧腹部局部压痛,无反跳痛,无肌抵抗,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血生化、肝肾功能及肿瘤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辅助检查:入院后患者行胸腹部CT检查,CT示降结肠内见突入腔内的软组织块影,直径约3.3cm,增强后明显强化,胸腹部其他脏器正常,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2)。经肠道准备后行无痛肠镜检查,降结肠近脾曲处见突入腔内的肿块影,直径约3cm,肿块表面充血、水肿、糜烂伴溃疡形成,管腔狭窄,内镜勉强通过。

诊断:考虑为降结肠癌(图3)。

治疗:镜下取1块肿瘤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少量纤维、脂肪组织,其间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手术经过:经左侧腹直肌切口,逐层切开,术中降结肠脾曲见肿块,直径约4cm,息肉状向腔内生长,未侵及浆膜外,肿瘤与胰腺下缘、胰腺尾部无黏连,术中诊断为降结肠癌,行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病理结果:降结肠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浸润肠壁全层。镜下肿瘤细胞弥散排列、体积较小、较规则、胞质少、核深染、核分裂相偶见(图4),免疫组织化学CD20和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MUM-1)弥散+,Ki-67增殖指数约90%。术后患者行经典的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2次,间隔1个月,目前随访9个月无异常。

智慧病理网(.







































涓撲笟鐨勭櫧鐧滈娌荤枟鍖婚櫌
鐧界櫆椋庡墠鏈熺棁鐘?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by/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