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结肠癌患者从心灰意冷到充满希望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在治疗肿瘤方面,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扶正固本、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从根本上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同时提高患者食欲、改善睡眠、增强体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肿瘤的治疗模式是综合、复杂和个性化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其中,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当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患者所认同。中医中药和其他各种治疗手段都不能单打独斗战胜癌症,只有彼此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达到理想的疗效。
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强化机体,扶助正气
抑制肿瘤,减毒增效
提高免疫,预防复发
带瘤生存,延长生命
典型病例:
年8月,63岁的张女士突然感到腹痛、厌油,且经常稀便。经医院检查CT示:横结肠壁增厚、僵硬、管腔狭窄,盆腔少量积液,考虑结肠癌可能。肠镜示:乙状结肠见新生物,取材病检为腺癌。于年5月15日手术,术后病检示:结肠息肉型低分化管状腺癌,癌组织浸润至肠壁全层。年1月,医院,行腹部平片示:肠梗阻,经对症支持治疗好转出院。患者精神饮食欠佳,遂到昆明圣爱中医馆张宝琼医生处求治。
张宝琼医生坐诊照
初诊:张女士腹隐痛、腹胀、不思饮食、精神差、大便秘、小便黄、眠差、脉沉弱、舌淡苔黄腻。
中医诊断:湿热下注,气血不足
西医诊断:结肠癌术后
张女士的儿子明确表示服中药的目的是想彻底解决肠梗阻并预防结肠癌复发。张宝琼医生理方:张氏中医肿瘤系列方之三号方加味投药四剂水煎服,圣爱中医馆院内制剂抗肿瘤Ⅱ号同服。
二诊(年2月4日),患者诉精神好转,腹胀痛减轻。查:脉细弱舌粉苔薄黄。上方加减继治半月。
三诊(年3月6日),张女士腹胀痛消失、饮食正常、大便转黄色软便,每天二次,精神好转。脉细舌粉苔薄白。为预防复发取中药继服。
张宝琼医生坐诊照
年2月15日复查:AFP1.63ng/ml、CEA3.16ng/ml、CA、4.77U/ml、CA、12.23U/ml、CA、9.26U/ml、CA、6.16U/ml、CA、1.33ng/ml、NSE12.71ng/ml。
年8月3日复查:AFP1.92ng/ml、CEA1.77ng/ml、CA、5.25U/ml、CA、13.22U/ml、CA、1.67U/ml、CA2.82ng/ml。CT示:左半结肠见环形高密度影,余无特殊征象,考虑术后改变。肝、肺未见占位性病变。
年2月3日再次复查,CT示:横结肠段高密度影并局部肠管扩张,与周围肠管分界欠清,考虑术后改变,余未见明确病变。电子结肠镜示:回肠末段,回末粘膜未见异常。距肛门50cm横结肠吻合口粘膜光滑,未见溃疡及肿物。盲、升、降、乙状结肠、直肠肠腔形态正常,皱襞规则出现,粘膜表面光滑、润泽、血管网清晰,未见异常分泌物、溃疡、糜烂、溃疡及肿物。诊断为回末及所见大肠粘膜未见明显异常。
年3月16日,在儿子的带领下,张女士再次来到昆明圣爱中医馆,她精神饱满,二便调,已在家带孙子二年有余。
此例患者诊断明确,西医手术治疗去除病灶,后期未做放疗、化疗,全中药术后调理,为中西医结合成功治疗结肠癌的典范。
张宝琼
专家简介
出生于年,自幼随父行医,足迹遍布滇东北、滇西南地区。救治患者无数。为张氏中医肿瘤家族第三代传人。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曾师从省内多名肿瘤病专家及血液病专家。在继承家学基础上博采众长,中西结合,对肿瘤、血液病、甲状腺病等有独到见解,疗效独特。
肺癌、肠癌、鼻咽癌
1.肿瘤科疾病:甲状腺癌、乳腺癌、宮颈癌、肝癌,脂肪瘤、纤维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良、恶性肿瘤。
2.内分泌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
3.皮肤病:痤疮、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淋巴结炎。
金碧馆:周一、三、五上/下午,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北京馆:周二上午
扫码即可预约该专家挂号
文案:余敏
新媒体编辑:师莹
审阅校对:王文婷、李煜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尊镜团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知多少
- 下一篇文章: 脊柱调衡治百病正骨整脊显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