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对人体的重要性是什么
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重点我们叙述一下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为何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由于它是水谷之海,气血之源,是保持人体正常活动的营养加工厂和运输的脏腑。脾胃居于人体中焦,相互为表里,脾胃脏,胃为腑;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脾主升;相互分工合作,使浊气下落,清气上升,保持着人体的饮食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出。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主肌肉,开窍于唇,主运化水湿,脾统血,上下眼泡属脾,脾喜燥恶湿。现在的许多病势吃出来的,每日三餐,饮食不科学,不规律,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冷热刺激,偏食,营养不均衡,吃得过饱,都会伤及胃肠。再加上有些人长时间服药刺激,损伤了胃黏膜,产生了一些病症,如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窦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10二指球部溃疡,胃出血及急慢性肠炎,结肠炎,便秘等胃肠道疾病。肠胃不好所引发的病症中医非常重视脾,但许多人都不知晓临床出现哪些症状是脾的原因或和脾有关,分析以下:(1)毛发干枯,脱发;(2)口腔溃疡;(3)下眼脸肿大,俗称“卧鱼”;(4)嘴唇干裂;(5)嘴唇暗紫,有唇线;(6)舌体肿大或舌苔厚腻;(7)头昏眼花,记忆力消退;(8)心肌缺血,脑缺氧;(9)神经衰弱,失眠;(10)免疫力低下,亚健康状态;(11)贫血;(12)血脂高,高黏血,脂肪瘤;(13)食少体胖;(14)不思饮食,食后腹胀;(15)腹满有力,爱放屁;(16)疲倦,乏力嗜卧;(17)肢体沉重,举臂迈腿无力;(18)肌肉松弛,重症肌无力;(19)胃下垂,子宫下垂;(20)无名低热,疲倦而至;(21)多谈,痰延涌盛;(22)脚气,湿疹;(23)妇女经少而色淡;(24)月经淋漓不尽,经期延后;(25)大便头起干,后变软;(26)大便溏稀,不成形;(27)产后失血性便秘;(28)脾胃不和——常嗳气。我们罗列了临床上常见的一些属于脾胃方面的疾病和症状,不难看出庇护脾胃的重要性,也就更进一步知道了中医为何称脾胃为后天之体的道理。脾胃雨其他脏腑的关系及影响脾胃有病还会造成其他脏腑的疾病与症状。反过来也会受其他脏腑的病变的影响。下面扼要举几条:(1)知肝实脾,意思是说肝一旦有病,则需要加强对脾的保护。如重症肝病,会出现腹水,引发脾大,脾出血,脾切除。(2)胆有病会影响到胃,由此造成的胃病占80%左右;影响胰腺,造成慢性胰腺炎占到50%左右。此处提示1句,久治不愈的胃病一定要查一下胆,看是不是是由胆引发的,以求标本兼治,完全治愈。(3)脾阳不振,脾气虚不能引血上行至肺、心、脑,造成心慌气短,心肌缺血,脑缺氧,头昏沉不苏醒,记忆力消退,失眠等。(4)肺是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脾为土,肺为金,土生金,意思是说脾虚必带来肺虚,会致使肺部一些疾病的产生。(5)脾肾阳虚会造成五更泻,大便溏稀,不成形。(6)肝气盛,肝火旺会影响胃;会吐酸水,恶心呃逆,引发反流性食道炎的产生。上面叙述较多,有关脾的临床病症表现有的是属阳虚,有的属脾气虚,有的是脾阳不足,有的则是脾血虚而至。了解脾胃的重要性,特别是知道了脾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与神经系统有关,与免疫力有关,与呼吸系统有关等等,那末我们平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加强对脾胃的保护呢?脾的功能及调养保护还得重复一下脾的特点,脾喜燥恶湿;久居湿地伤脾,过食生冷,也是最为常见的缘由。尤其是暴饮,最为普遍,也最为严重,易伤脾阳。思虑过度伤脾,用脑过度,长时间超负荷,不得休息,最易伤及脾血。如何加强调养和保护:(1)饮食不宜过饱,过凉,过肥腻,严禁暴饮暴食;(2)要适当运动,但不能用力过度,时间太长过猛。科学运动,注意劳逸结合,切莫透支。(3)保持三焦通畅,即上下道口通,只有浊气下落,脾气才能上升,因此强调睡前推肚子,可调脾养胃,并增进肠蠕动。保持大便的正常。在饮食方面;脾既然恶湿,就是讨厌、讨厌湿。可吃些利湿的食品,如饭后吃些炒瓜子、炒蚕豆之类的食品,常喝些冬瓜汤、赤小豆粥、薏米仁粥等可利湿,常吃健脾补肾益肺的长山药(便秘者不宜服),常按"下水道“利湿,常按足三里健脾胃。中医讲四季养生,又有五季之说,夏秋之交这段时间通与脾,脾不好者这段时间临床症状会加重,气短乏力,浑身沉重,舌苔厚腻,不思饮食,腹满涨肚,《善养堂》独创了独特的调理脾胃的方法。因人而异给每一个患者提供最优良的服务,让顾客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更高的回报。明朝四大医学家之一朱丹溪在《养老论》中,叙述了年老时出现的症状与保养方法,朱丹溪根据他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与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提出老人具有脾胃衰弱与阴虚火旺的特点,因此,老年人在养生方面,一定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巴。1、控制饮食,但不偏食在《养老论》中,朱丹溪指出,老年人内脏不足,脾弱明显,更有阴津不足,性情较为急躁者,由于脾弱故食品消化较为困难,吃完饭后常有饱胀的感觉;阴虚易生虚火,又常常气郁生痰,引发各种老年疾病,出现气、血、痰、郁的“4伤”的证候。故而提出诸多不可食的告诫。现代医学也认为,饮食失节失宜,是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普通老化症等代谢病的潜伏诱因。因此,老年人每餐应以七八分饱为好,尤其是晚饭更要少吃。另外,为平衡吸收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各种食品都要吃一点,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应保持10种左右。2、饮食宜平淡、宜慢朱丹溪在《茹淡论》中说:“胃为水谷之海,清和则能受;脾为消化之器,清和则能运。”又说,五味之过,损伤阴气,饕餮美味,化火生痰,是“致疾伐命之毒”。所以,老年人的饮食应当以平淡为主,要细嚼慢咽,这是老年人养阴养生的措施之一。有些老年人口重,却不知,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发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8克为好。有些老年人习惯于吃快食,不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长此以往对健康不利。应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增进消化。另外,吃得慢些也容易产生饱腹感,避免进食过量,影响身体健康。3、饭菜要烂、要热朱丹溪指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脏器功能衰退,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下降。故补益不宜太多,多则影响消化、吸收的功能。另外,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因此,要特别注意照顾脾胃,饭菜要做得软一些,烂一些。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发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性引发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稍热一些,以适口进食为好。4、蔬菜要多,水果要少吃在《茹淡论》中,朱丹溪指出“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饲)人补阴之功”。他提倡老年人应多吃蔬菜水果。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摄取量应不少于克。另外,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金属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保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为保持健康,老年人在每餐饭后应少许吃些水果。除在饮食上调理脾气虚证外,在经络医治方面,应当选用脾腧和足三里两穴。脾腧: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是脾脏的精气输注于背部的位置,和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腧可以很快恢复脾的功能。《针灸大成》中说它可治“善欠,不嗜食”,也就是老打哈欠,总是昏昏欲睡。刺激脾腧最好的办法是拔罐,其次是按揉,也可以艾灸。但是因四季的不同,采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早春和晚秋最好拔罐,夏末和冬季应当艾灸,夏冬两季艾灸不但可以温补脾气,还可以祛湿,尤其是夏末,这时候的天气有湿有寒,艾灸最为适合。其他时候则以按揉为主。每天晚上8点左右刺激最好,由于这是脾经精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一天的工作已基本结束,而且运转了一天的“脾气”已有些疲惫了,这时候补,一来可以减缓白天的劳累,二来可以为第二天蓄积气力。脾腧在脊柱旁开两指的直线上,平对第十一胸椎棘突(肚脐正对着脊柱的地方为第二腰椎,向上四指处即为11胸椎)。足三里:这是古今公认的“长寿第一穴”,是胃经的合穴,“所人为合”,它是胃经经气的必经之处。要是没有它,脾胃就没有推动、生化全身气血的能力。古人称“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见足三里对身体有多重要。足三里一定要每天坚持刺激,也可以找一个小推拿锤等东西进行敲击,气力要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最少揉3分钟。冬季的时候也可以艾灸。操作方法:每天饭前饭后各半小时按揉两侧足三里穴3分钟,可以左右交替着刺激,然后晚上8点左右再在两侧脾腧上拔罐15分钟,起罐以后喝一小杯温开水。道生堂小儿推拿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 上一篇文章: 300种病只能在基层治!
- 下一篇文章: 刘善人一语道破111种病根儿人人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