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体检手把手教你读懂报告肿瘤标志物全面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几乎已经成为了所有健康体检中不可或缺的项目,而具体的检测项目也由原来的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不断扩增,在部分精密体检套餐中所检测的肿瘤标志物数量甚至可以达到十余项。

今天我们就会大家带来关于肿瘤标志物的详细信息。

01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恶性肿瘤可能出现在人体内的各个部位,而部分恶性肿瘤在形成后,可能会生成在在健康人体内较少见的,具有一定肿瘤特异性的物质,而这一类物质就被称为“肿瘤标志物”。

检测体液(主要是血液)中所含有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是否罹患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进展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信息。

通常,肿瘤标志物的生成大多是在恶性肿瘤形成并发展后才开始的,目前并没有可以预测恶性肿瘤发生的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恶性肿瘤标志物通常被运用在病程观察以及治疗效果的判定中。

在健康体检中,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可能存在的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的数值越高,则体内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性通常也更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提示的只是可能性,并不能以此为依据诊断恶性肿瘤。在发现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异常时,应当进一步接受精密影像学检查,以作出准确的判定。

02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及用途

目前已经发现的肿瘤标志物超过50余种,而在临床上已经得到普及的肿瘤标志物约占其中的三分之一。通常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提示不同类型肿瘤的存在,而也有研究发现某些恶性肿瘤可以生成不同类型的肿瘤标志物。

以下归纳了与常见恶性肿瘤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在体内存在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时数值升高。血液中的浓度随着病情进展而增加,因此可用于临床病程随访。儿童小肺癌的阳性率可能为60-80%,神经母细胞瘤的阳性率为70-80%。

SCC(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

SCC在体内存在各类鳞状上皮细胞癌(食道癌,宫颈癌,皮肤癌,肺癌,头颈癌)时数值明显升高。SCC在正常人群的血液中也可以被微量检出,但是由于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和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产生SCC抗原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测到异常高值的SCC。

CA

CA在体内存在卵巢癌,胰腺癌,胆道癌等时数值升高,尤其对卵巢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CA在卵巢癌中的阳性率约为80%,在胰腺癌中的阳性率约为50%。阿然而,雌激素对CA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因此CA可能随月经周期而波动(在月经和怀孕初期增加,在绝经后降低)。

CA15-3

CA15-3在体内存在乳腺癌时升高,是具有代表性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之一。与原发性乳腺癌相比,转移性乳腺癌和晚期乳腺癌中CA15-3的阳性率更高,因此可用于预测复发和治疗效果的判定。由于复发性乳腺癌容易出现肝脏和骨骼转移,因此CA15-3也经常与CEA,NCC-ST-等合并使用。

CA19-9

CA19-9通常在体内存在胰腺癌,胆道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时异常升高。在正常人群中也可以微量检出,尤其在胰管、胆囊或胆管、胃、唾液腺、结肠、前列腺等的上皮细胞内多见,在这些组织癌变时会大量产生,因此血液中的检测值大幅上升。

CEA(癌胎抗原)

CEA是提示可能罹患癌症的代表性肿瘤标志物之一。CEA除了可以提示胃癌,结肠癌,胰腺癌和胆道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外,对于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提示也具有很高的价值。CEA是一种分子量为,至,的糖蛋白,在正常组织(例如皮肤,食道,胃,大肠,胆囊,胆管,胰腺和乳腺)中也可以检出CEA。而癌细胞产生CEA的能力更强,血液中CEA水平随着癌症进展程度而增加。尽管CEA的器官特异性低并且难以用于早期检测,但是在罹患各类常见癌症时CEA均可能升高,因此经常被运用于癌症随访,复发和转移的筛查。

需要注意的是,CEA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个人差异,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对于吸烟人群以及老年人群来说,CEA检测结果普遍偏高。

AFP(甲胎蛋白)

AFP在体内存在肝细胞癌等时异常升高,在患有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暴发性肝炎恢复期和卵黄囊瘤时也会出现升高。AFP常作为肝细胞癌,肝母细胞瘤,转移性肝癌等的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

PIVKA-II(异常凝血酶原)

PIVKA-II在体内存在肝细胞癌等时异常升高,肝细胞癌时阳性率约为50%,而肝硬化时仅为10%,因此PIVKA-II可用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鉴别诊断。

PIVKA-II与AFP之间相关性较小,在AFP阴性的肝细胞癌中,PIVKA-II检测仍然可能为阳性。因此两者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以及病程观察。

CYFRA(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在肺癌(尤其是鳞状上皮细胞癌)时异常升高。对非小细胞型肺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尤其是在鳞状上皮细胞癌中的阳性率高于SCC抗原。在腺癌中,CYFRA的阳性率与CEA一直且比高于SCC抗原,因此常用于治疗效果监测。

SLX(唾液酸Lex-i抗原)

SLX在肺癌(尤其是腺癌),胰腺癌,胆道癌,卵巢癌和结肠癌时异常升高。可用于各种癌症的诊断,随访和治疗效果的指标。

ProGRP(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在肺癌(小细胞肺癌)时异常升高。是由小细胞肺癌的癌细胞所产生的物质,与由癌细胞破坏后才进入血液的NSE相比,ProGRP在癌症早期就开始升高。

NCC-ST-

在胰腺癌,结肠癌,乳腺癌等时异常升高。胰腺癌时的阳性率约为60%,胆道癌时约为50%,结肠癌时约为30-40%,肝癌时约为30%等,主要在消化系统癌症时出现高值。此外在乳腺癌时也有40%以上的阳性率。在慢性胰腺炎,肝硬化,慢性肝炎时可能出现假阳性。

STN(唾液酸Tn抗原)

在肺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结肠癌时异常升高。通常在卵巢癌时血液中的浓度明显上升,同时在妇科非恶性肿瘤中的假阳性率较低,因此被认为是具有较高肿瘤特异性的标志物,与CA同时使用,可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效率。

hC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在卵巢癌,睾丸癌时异常升高,hCG是正常绒毛组织(受精卵着床并发育的组织)中分泌的一种物质,由于在妊娠早期检测值升高,可用于妊娠判定。在非妊娠状态下出现高值,往往与癌症相关,因此hCG也常用于癌症进展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的判定。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前列腺癌时数值异常升高。在所有的肿瘤标志物中,PSA的组织特异性最高,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和复发检测。但是,在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尿路刺激(内窥镜检查等)之后的24小时可出现轻微上升。

以上,就是关于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已经罹患某种癌症。而反之,部分癌症即便在晚期也不会出现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肿瘤标志物通常都是体液(血液)中微量存在的成分,除了癌症以外的疾病或健康状态,例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压力等是否已异常也会影响其检测结果。

这一期关于肿瘤标志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将继续解读肿瘤标志物的“假阳性”问题以及如何更加科学地理解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欢迎大家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zz/3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