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健康扶贫政策问答
1.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指的是什么?
答:“两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2.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含义?
答:主要是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仍然有保障。
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包括: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医疗卫生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
3.健康扶贫“三保险、三救助”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三保险”即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确保贫困人口住院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其中,基本医保是指在省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保目录内费用,个人自付住院实行“”控制机制,医院住院费用个人年度负担总额不超过元,医院不超过元,医院不超过元,超过部分由医保基金兜底报销。
大病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了倾斜力度,起付线降低到元,支付比例提高到80%,从年起,贫困人口取消大病保险封顶线。
补充医疗保险是指贫困人口医保目录外费用:对控制比例内的费用(在县域内医疗机构目录外费用占比不超过15%,市级医疗机构不超过20%,省级医疗机构不超过30%。凡超过控制比例的费用均由医疗机构承担),通过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报销85%,个人自付15%。
(2)“三救助”政策:一是参保全额救助。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缴费按城乡居民缴费标准由财政资金给予全额救助。二是大病关怀和特殊医疗帮扶救助。对省定24类重特大疾病晚期患者由医保给予一次性每人元的大病关怀救助,对少数农村特困人口进行特殊帮扶。三是救助和残疾人器具救助。对有需求的持证贫困残疾人由残联免费适配辅助器具。
4.“三救助”中24类重特大疾病包括哪些疾病?
答: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重性精神疾病、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结肠癌、直肠癌、食道癌、胃癌、肺癌、急性心肌梗塞、Ⅰ型糖尿病、甲亢、脑梗死、唇腭裂、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耐多药肺结核、儿童苯丙酮尿症、儿童尿道下裂、儿童先天性巨结肠、儿童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5.“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政策是什么?
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正常疾病医院办理住院手续时,无需缴纳住院押金,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出院时只结算个人支付费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
6.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高门诊慢性病待遇水平指的是什么?
答:(1)对患有27种特殊普通慢性病和20种特定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门诊医保目录内的费用按病种支付限额%报销。
(2)对未纳入47种普通和特定慢性病的其它门诊慢性病,由由县医保局根据市医保局核定的标准,按不低于60%的比例给予报销。
报销标准(1)普通慢性病:每月限额报销50元,全年累计报销不超过元。(2)特定病:每月限额报销元,全年累计报销不超过元。(3)重症精神病患者,每月限额报销元,全年定额报销元。
7.27种特殊普通慢性病和20种特定慢性病包括哪些疾病?
答:(1)普通慢性病共计27种:高血压病3级(或有心脑肾并发症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衰竭、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肾病、糖尿病合并肢端坏疽、脑血管后遗症致神经功能损伤、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度或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肢体功能障碍)、重症肌无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特发性紫癜、白癜风、银屑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脉管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肢体功能障碍)。
(2)特定病共计20种: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肾病、心脏换瓣膜术后治疗、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治疗、帕金森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I型糖尿病、心脏搭桥术后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活动性结核病(包括耐多药肺结核)、恶性肿瘤非放化疗、苯丙酮尿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重症精神病。
8.贫困人口慢性病如何办理?如何报销?
答:(1)办理流程:由本人或家属持二级以上定点公立医疗机构两年以内的病历复印件及相关医技资料到指定的4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闻喜分院)办理,定点医疗机构指定相关医师鉴定,符合条件的,由定点医疗机构即时办理《闻喜县城乡居民特殊病种门诊慢性病诊疗手册》,有效期一年,下年度经年检审换后继续使用。
(2)报销方法:对认定的慢性病患者可持慢性病本及相关证件到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就诊后直接补偿。在住院期间不再享受特殊病种门诊慢性病待遇。
9.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保监会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制定了《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要求年-年,对核实核准的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下同),根据患病情况,实施分类分批救治,确保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一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按照“三定两加强”原则,对患有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集中救治,目前国家核定25种疾病,我省增加到33种,医院,实行单病种付费,医院医院。二是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开展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签约健康管理,要求贫困人口应签尽签。三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我省主要包括“”政策和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及各项救助政策。
10.大病集中救治的具体政策内容是什么?
答:目前,国家要求25种重大疾病补偿70%,我省扩大到24类33种重大疾病纳入城乡居民重大疾病救治范围,医院定点救治、即时结算、按单病种付费,符合重大疾病医院就诊住院,城乡居民医保补偿70%,个人支付费用降至10%。将贫困精神病患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70%。
11.山西省33种大病(24+7+2)包括哪些疾病?
答:包含(1)“三救助”中24类重特大疾病。
(2)年起新增7种:肝癌、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地中海贫血
(3)另新增2种:脑卒中(出血性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2.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指的是什么?
年7月《山西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要求,建立乡村干部(包括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难群众“双签约”工作制度。
采取“1+1+1”组合式签约服务模式,遴选乡村医生、乡镇卫生医院专科医生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一对一”签约,根据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现状和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适宜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村卫生室空白村由乡镇卫生院划片包村、指定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或邻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负责签约。
建立乡村干部政策保障签约服务制度,按照行政村属地管理原则,由乡村干部与辖区内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一对一”签约,提供健康扶贫政策宣讲和医保报销、民政救助的代报代办等服务,解决群众就医报销问题。
13.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中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医疗卫生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指什么?村级卫生室应达到什么标准?
答:(一)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
1.每个贫困县建好1医院(医院),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
2.每个乡镇建成1所政府办卫生院,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能够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等职责。
3.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卫生室,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能够开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可不设村卫生室。常住人口在人以下的行政村,可采取邻村并建、建设中心村卫生室、巡回医疗等方式,确保贫困村居民30分钟内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
1.医院的每个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医师。
2.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助理)医师或全科医师。
3.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三)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
1.每个医院(医院)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2.乡镇卫生院应达到以下标准
(1)业务用房:常住人口1万人无住院床位乡镇卫生院,建筑面积至少㎡;常住人口≧1万人无住院床位乡镇卫生院,建筑面积至少㎡。原则上按每千服务人口不低于0.6张设置床位,每增设1床位,建筑面积至少增加20㎡。
(2)科室设置:至少设有内科(外科或全科)、中医科、公共卫生科(预防保健科)。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治疗室、影像室。可结合本地实际,适当增加相关科室。
(3)设备配备:应配备心电图机、X光机(DR)、生化分析仪、急诊抢救箱、氧气瓶、电动吸引器、洗胃机、抢救床、电冰箱、器械柜、无菌柜、担架车、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有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4)基本药物配备:不低于种。
3.村卫生室应达到以下标准
(1)业务用房:常住人口人以下的村不低于40平方米,常住人口人以上的村不低于60平方米。
(2)基本设置:常住人口人以下的村至少设有诊断室(预防保健室)、治疗室和药房。常住人口人以上的村至少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预防保健室)和药房。
(3)设备配备:应配备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出诊箱、诊查床(观察床)、健康档案柜、中(西)药品柜。有条件的可配备中医药设备和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4)基本药物配备:不低于50种。
14.建档立卡贫困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政策是什么?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孕产妇在县域内实行免费住院分娩;
15.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免门槛费的政策是什么?
在乡镇卫生院只需缴纳元门槛费,其余费用由医保基金支付。
16.怎样杜绝过度医疗?
医疗机构要严把入院指证,合理诊疗,杜绝小病大治,大病久治,实行分级诊疗。贫困患者要服从医生治疗建议,不得提出过度检查、指定药品和高值耗材等不合理要求。
17.打击过度医疗“三合理一规范”要求是什么?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规范收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医院外科成功完成腹腔肿物切除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