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药携美国盟友杀入肿瘤药市场,恒瑞们要小
年12月5日,昆药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投资万美元获得美国RiMO公司9.91%股权及相关权益。双方拟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RiMO产品的中国市场。
资料显示,RiMO公司成立于年8月,由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和综合肿瘤中心的JamsFranck特聘教授林文斌博士创立,其新型“放疗-放射动态治疗(RT-RDT)”是全球首创的高效、低毒的革命性癌症治疗技术。基于该技术发展的一系列全新的增敏药物,不仅能够控制局部肿瘤,还能加强检查点阻断疗法(免疫疗法)以高效抗击转移癌。此次对RiMO的投资,是昆药集团对肿瘤创新药物开发技术平台投资、开放式研发模式的又一次重大部署,标志着昆药外延式并购布局与新药研发国际化战略进程的再次加速。
◆◆◆
RiMO产品或将成为全球癌症治疗的重磅创新药物
众所周知,癌症具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及致死率高等特点,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与老龄化的加剧,癌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现有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包括靶向疗法)等,但都具有较大局限性。据统计,有超过35%的患者会再次复发,5年存活率低,特别是癌症Ⅱ期到Ⅳ期的5年存活率从60%降至30%。
相较以往的肿瘤治疗技术及药物,RiMO产品的优势较为明显,例如比标准化疗和放化疗更有效;副作用远低于现有放射疗法;系统毒性远低于市售化疗法;RT-RDT疗法不依赖于分子通道,可防止肿瘤细胞出现耐药性;可用于当前放化疗无效的病人等。
昆药集团总裁戴晓畅博士介绍,RiMO的产品是一个独特、崭新的治疗体系,属于全球首创。RiMO首个临床适应症定位是单一疗法用于头颈部癌症,但其临床前数据表明对宫颈癌,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和恶性胶质瘤等也有高效清除肿瘤的作用,还能联合免疫抑制剂扩大适用人群。随着研发的深入,相信RiMO能够创造出更多未被满足的临床价值需求。
昆药集团总裁戴晓畅博士
◆◆◆
专注创新研发,加速布局慢病领域国际市场
据了解,近年来昆药集团在肿瘤治疗领域不断发力,除了入股RiMO公司,还在今年3月份投资万美元,参与美国CPI公司一系列基于纳米技术的治疗胃癌、直结肠癌等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该公司目标研发产品不仅针对铂类耐药的癌症患者,也有望代替现有铂类药物成为胃癌、直结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的新制剂。
戴晓畅表示,昆药的投资主要基于是否符合公司“聚焦心脑血管,专注慢病领域的国际化药品提供商”的战略发展规划。无论是在美国设立“北美药物研发中心”,还是投资CPI和RiMO,昆药都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国际化创新研发的方向前进。
事实上,昆药进军肿瘤治疗领域早有端倪。公司的青蒿素系列产品不仅在抗疟疾领域驰名中外,还被证明在白血病、肺癌、结肠直肠癌、脑胶质瘤等疾病治疗领域具有独特作用。为此,公司早已成立“云南省蒿甲醚系列产品创新药研发团队”,专注于对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的二次研发,目前已获得“一种治疗肺癌的药物组合物”等9项发明专利授权。同时,公司还在今年9月出资万元,参与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双氢青蒿素片新适应症-红斑狼疮”项目研究,再次挑战国际难题。近日,美国Cll《细胞》杂志上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青蒿素这一药物或许还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这对拥有青蒿素全产业链且专注慢病治疗领域的昆药来说,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
纵观昆药一系列的国际化动作,都在指向创新研发和国际市场的加速布局。“未来我们还将坚持发展创新药、走国际化道路,继续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投资、并购,丰富昆药的产品线,不断提高公司在慢病治疗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戴晓畅表示。
林文斌博士,美国RiMO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和综合肿瘤中心的JamsFranck特聘教授,全球排名第54位的化学家。
在TimsHighrEd进行的至十年间文章被引用次数团队评选中,林博士的实验室全球排名第九。林博士开拓并发展了纳米级金属有机框架分子及其在肿瘤造影和治疗的应用,已经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是年高引用率化学家之一(fromThomsonRutrs)。
- 上一篇文章: 盲医考西医学基础复习指南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