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及美国的研究人员报告说

此外,与结肠直肠肿瘤中无血管调节素表达的患者相比,结肠直肠肿物中有血管调节素表达的患者其肿物切除后1年内癌症的复发率更高,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也更短。

扎幌医科大学的yasushi adachi等人对89个结肠直肠肿瘤标本中血管调节素的染色特性、癌症侵袭情况以及患者预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血管调节素表达于37个(41.6%)标本中的侵袭性癌细胞中。

研究人员认为,血管调节素的分泌与结肠直肠癌预后较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这提示血管调节素可能成为反映结肠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有用指标。

肿瘤侵袭范围较大(duke’s d级)但无血管调节素表达的患者其预后要好于肿瘤侵袭范围相对较小(duke’s c级)但有血管调节素分泌的癌症患者。

这种糖蛋白被称为血管调节素(肿瘤源性粘连因子/mac2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都可分泌血管调节素。研究人员说:“血管调节素可能参与肿瘤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血管形成和血管功能的调节。”

日本及美国的研究人员报告说,由癌细胞合成分泌的血管调节素可能对结肠直肠癌的进展起着重要作用,提示这种糖蛋白可作为该病的一种标志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zz/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