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特色诊疗项目
我院目前开展的诊疗项目有:
1、超细经鼻内镜检查;
2、小儿胃镜检查;
3、清醒无痛胃镜、肠镜检查;
4、静脉麻醉胃肠镜检查;
5、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除术;
6、粘膜下切除术治疗早期大肠癌(EMR);
7、急诊内镜检查;
8、急诊内镜下止血、取异物;
9、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套扎及硬化治疗;
10、食管、结肠癌内支架安置术;
11、消化道平滑肌瘤套扎治疗;
12、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
13、胆总管结石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14、肠内营养术;
15、胶囊内镜检查;
16、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一、本院无痛内镜检查开展的比较早,并且项目内容多,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内镜检查,在省内处于先进行列。
1.无痛电子胃、肠镜检查
在内(胃、结肠)镜检查之前和检查过程中,通过静脉给予一定量的短速效镇静剂和麻醉剂,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检查。
2、舒适无痛胃肠镜检查
笑气即氧化亚氮,是一种镇静而麻醉作用较弱的麻醉药物,为无色、无刺激而略有甜味的无机气体,笑气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始终保持清醒状态,能主动配合完成手术而且使用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和专职麻醉师。可作为无痛胃镜的补充,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3、经鼻内镜检查
本院经鼻内镜顶端外径仅5.9mm,图像清晰,能够满足常规检查诊断的要求。尤其是可以经鼻腔途径进镜,这样可以明显减少经口途径由于压迫舌根引起的咽喉反射,减轻被检查者恶心、呕吐等反应,使患者易于接受。
二、色素内镜+放大内镜检查
色素内镜检查可以发现食管、胃、结直肠粘膜仅数毫米的微小病变,大大提高了早期癌的诊断率,主要是经过染色可使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病变处粘膜可呈微隆起、微小凹陷、小结节、小颗粒或小皱襞集中像,清晰显示病变的形状、边缘和范围,这样就避免了活检取材的随意性,提高了取材的准确性。
三、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治疗
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微创治疗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作为消化道肿瘤内镜治疗的重要进展,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2、皮圈结扎治疗食管、胃平滑肌瘤具有微创、疗效好的特点。
3、通过内镜的方法,采用皮圈在病变基底部结扎和金属钛铗治疗预防消化道穿孔和出血。
四、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反复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很高。对这种危重症的治疗,临床长期以来依赖三腔管压迫治疗,尽管这种传统方法疗效肯定,但患者痛苦大,近期易发生再出血。近年来,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栓塞剂及皮圈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获已得满意的疗效。
五、消化道狭窄的内镜治疗
食管酸碱烧伤、炎症、动力障碍及食管癌、直肠癌、结肠癌等均可导致管腔狭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重者不能进水,营养障碍,肠梗阻。通过气囊、探条扩张器扩张或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可使狭窄解除,进食困难缓解,梗阻症状解除,缓解病人的症状。
六、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治疗
ERCP技术除了可以诊断外还可以治疗,可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胆总管结石碎石取石术、胆管癌金属支架置入术、胆胰管内塑料支架安置引流术、鼻胆管引流术及胆道蛔虫取出术等治疗,为肝胆疾病开创了微创治疗的新途径。
七、胶囊内镜检查: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不需任何麻醉,患者只要服下一粒小小的“胶囊”,就能代替胃镜进行检查,并可检查胃部、大肠、小肠,清晰地拍到5、6万张人体胃肠道病变情况的照片,为小肠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检查手段。
八、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先进的技术,该手术在内镜下治疗食管、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是与外科手术效果一样的微创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侵袭小的优点,病人无需剖腹或开胸手术,创伤小,耐受性好,住院天数少。从疗效来看,实施ESD手术的患者,其术后肿瘤复发率约在0.6%,与传统手术基本持平。ESD术可获得手术完整病理标本,有利于明确肿瘤浸润和分化程度,血管和淋巴浸润情况,如有必要,可追加外科手术。临床上常用于消化道息肉及各种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病灶;对于消化道早期癌,对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癌,ESD治疗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还可以用于粘膜下肿瘤的治疗,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等。在内镜技术发达国家,几乎一半以上的早期胃癌、大肠癌都是通过ESD来完成治疗的,目前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海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安全- 上一篇文章: 婕斯产品案例见证大全
- 下一篇文章: 内镜下巨大脂肪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