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出血的中医辨证治疗
毒邪蕴结,肌肉腐化,损伤脉络,脓血不止,久不敛口。治应收敛止血,排脓生肌为准。
故方用茜草炭、血余炭、蜂房炭为主,炒炭收敛之功大增,止血力更强;取擅长排脓消肿之白芷为辅;佐以忍冬花,用其甘凉芳香之性,以防诸炭之温性动血之虞,止血而不致血热;使之神曲,顾护胃气。六药相配伍,以达收敛止血,排脓生肌,促进疮口愈合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茜草具有止血、抗癌等作用。其对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凝血活酶生成、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形成)均有促进作用;还有升高外周白细胞作用;对白血病、腹水癌、P-、L-、B-16黑色素瘤和实体瘤、结肠癌-38、Lewis肺癌和艾氏腹水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炒炭之后,止血作用增强。
血余本身无药理作用,煅炭之后产生止血、抗炎、抗菌等作用。血余炭具有内源性系统凝血作用,其凝血机制与血小板内cAMP含量降低有关,可能是抑制了血小板致密微管系统(DTS),促使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加,血小板被激活而聚集;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
蜂房中含蜂蜡及树脂,并含蜂房油,为一种有毒成分,煅炭之后能使部分有毒成分散失,降低毒性,并增强止血作用。药理试验证实,蜂房具有促凝血、抗炎、镇痛等作用。
白芷具有镇痛、抗菌、抗癌作用,其醚提取物、水提取物及白芷香豆素皆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比克白芷素对人体Hela细胞有细胞毒活性;白芷甲素也有对Hela癌的细胞毒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霍乱杆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金银花具有止血、抗菌、解热、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金银花中绿原酸、咖啡酸等有显著止血作用,能使凝血及出血时间缩短;金银花煎剂及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2,4-二硝基苯酚、内毒素、酵母及内生致热源EP所致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效果;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发生;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巴豆油肉芽囊肿的炎性渗出和肉芽组织形成;能促进白细胞、炎性细胞的吞噬功能。
神曲含多量酵母菌和B族维生素,本品具有B族维生素样作用,如增进食欲,维持正常消化机能。
北京时珍堂中医药研究院研发的止血灵由茜草炭、血余炭、蜂房炭、白芷、金银花、神曲等组成,具有收敛止血,排脓生肌功能。用于内外出血,肿痛溃烂,疮久不愈。
1.处方组成:茜草炭血余炭蜂房炭白芷金银花神曲(其余70%成分国家允许保密)
2.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排脓生肌。用于内外出血,肿痛溃烂,疮久不愈。
3.方解:方中有多味炭药,具有止血作用,“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十药神书》)”。茜草止血(《名医别录》),通经脉(《本草纲目》),清热导瘀(《本草求原》);血余炭止血(《名医别录》),消瘀生新(《本经逢原》);蜂房驱风攻毒,散疖肿恶毒(《本草汇言》);白芷退热止痛,排脓生肌(《得配本草》);金银花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无名肿毒、丹瘤、瘰疬(《滇南本草》);神曲消瘰疬疽瘤(《本草再新》)。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中医雄起穴位一分钟治病,我们不是ldq
- 下一篇文章: 七代祖传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