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加重和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检出率逐渐增高。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因,其中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分别处于前五位。然而大部分肿瘤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且部分患者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多不能耐受全身化疗或外放疗,处于“束手无策”的等待境地,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介入医学的出现,为这些以往被认为不治或难治的病症(各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

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是在X线、CT、超声等影像设备的监视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的学科,或组织采集,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涉及人体消化、呼吸、骨科、泌尿、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传统的内、外科学不具备的独有特点,如定位精确、简便、安全、创伤小、合并症少、见效快,且可重复性强、多种技术易联合应用等,在现代医疗诊治领域已迅速确立其重要地位。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三大部委联合召开中国介入医学战略问题研讨会正式将介入治疗列为与内科、外科治疗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治疗学科,称之为介入医学(InterventionalMedicine)。目前,根据其医疗范围,划分为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肿瘤及综合介入三大块,每个板块又下辖若干个亚专业。

肿瘤及综合介入目前包括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血管性介入治疗是采用导管进入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及血管堵塞性物质,使药物灌注入肿瘤组织,杀伤并“饿死”肿瘤细胞;适用于各种实体肿瘤,如肝、肺、食道、胰腺、胃、结肠、直肠、膀胱、盆腔等部位肿瘤的动脉药物灌注治疗。非血管介入治疗是指采用影像学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至肿瘤局部,通过物理、化学、放射等方法,达到灭活肿瘤,减轻瘤负荷的目的,以联合放化疗,可有效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和疗效,代表技术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化学消融、放射粒子植入术等。

所以,介入治疗作为微创治疗技术之一,兼收内外科特点,技术日臻成熟,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大部分恶性肿瘤,已形成以介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新模式;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等)的介入治疗已与外科手术并驾齐驱并渐有取代外科手术的趋势。此外肿瘤介入在处理各种肿瘤的并发症方面也有独到优势,如肿瘤侵犯或压迫导致气管、食管狭窄或食管-气管瘘,胆道、肠道狭窄或梗阻,肿瘤破裂出血、骨转移行疼痛或外科手术、放疗引起的医源性并发症,术后复发的补救性治疗等,既为命悬一线的危重患者取得后续治疗机会,达到尽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目的,又为同行在实施医疗措施时保驾护航,解除了后顾之忧。

综上,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与普及,使患者有了更多的康复机会,使医生拥有更多更好更安全的治疗手段,日益成为人们选择性治疗的首选方法,倍受患者及医生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ys/4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