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影像ldquo鼻窦骨瘤r

鼻窦骨瘤

女,26岁,右眼球突出4个月,视力无改变,右侧眶上壁局部隆起。

图1

图1A~C分别为冠状位CT骨窗、软组织窗和横断面CT软组织窗,显示右侧额窦骨性高密度肿块(箭),部分突入右侧眶内及筛窦内,眼球受压向外下方移位。

图1D冠状位T1WI显示病变呈明显低信号影(箭)。

图1E横断面T2WI显示肿块亦呈明显低信号影(长箭),右侧上直肌受压变形、移位(短箭)。

图1F横断面增强后T1WI显示病变(箭)无强化。

右侧额窦骨瘤。

骨瘤(osteoma)是鼻窦相对常见的病变(发病率占鼻窦瘤的%),常见于50~70岁,生长较缓慢。

大体病理表现为突入窦腔内的岩石样坚硬的肿块,镜下特点分为型:象牙型,由成熟骨构成;海绵状型,边缘为紧密骨质,中心含放射状骨髓腔;混合型,由骨质和纤维组织构成。

临床上基本无症状,少部分(5%)有轻微的症状,多表现为阻塞性鼻窦炎的症状,如:头痛、面部疼痛及鼻窦炎等,偶尔有颅内受累脑膜炎的症状。如果为多发性骨瘤,要考虑是否合并Gardner综合征,Gardner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变,表现为小肠、结肠及直肠多发息肉及软组织病变(纤维瘤病、皮肤表皮样囊肿、脂肪瘤及平滑肌瘤)。

预后较好,如果没有引起继发的鼻窦阻塞性病变,一般无需治疗。

CT可确诊并明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首选的最佳方法。

1.CT表现为鼻窦腔内的局灶性骨性高密度影,边界清晰。

2.T1WI和T2WI均呈明显低信号影,增强后无强化。

.鼻窦开口阻塞可形成鼻窦内潴留液。

1.骨纤维异常增殖症①窦壁肥厚,典型的呈“磨玻璃样”改变;②常累及多骨。

2.骨化纤维瘤边缘为高密度皮质骨,中心为低密度疏松骨质和纤维组织。

CT显示鼻窦腔内边界清晰的局灶性骨性高密度影可确诊。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ys/3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