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完全切掉
无遗传 外因是关键
临床治疗 要区别对待
“在血液、组织甚至大便里检查基因的变化,可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李子禹说,“不过这种筛查结直肠癌的方法目前在遗传性结直肠癌诊断方面是实际可行的,但鉴于方法学及认识程度等,国内这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对于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基因检测早期诊断等步入临床实际应用尚需时日”
有规律运动可预防大肠癌复发
结直肠癌应用于临床的分子靶向治疗主要有两个药物,一个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叫贝伐单抗另一个是抗表皮生长因子的降结肠瘤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叫西妥昔单抗都已经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标准一线治疗
第二类研究中,研究人员对573名参与哈佛护理健康研究的人进行了跟踪,这些人被诊断出患初期至末期的大肠癌;治疗6个月后,已在确诊后增加运动量的人,与那些仍不运动的人相比,确诊后增加运动量的人,其因大肠癌或其他病因而死亡的危险降低了50%
“结肠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症治疗”李子禹表示,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用药物治疗可以使息肉减少或变小,减轻症状,延迟手术,以及有助于减少术后残留肠内的息肉此外,处于不同病期的结直肠癌病人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根据不同病情会结合手术、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既往一些治疗乏术多发性脂肪瘤图片的晚期结直肠癌,如合并肝转移等患者在现今的治疗模式下,预后得到了明显改观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接受大肠癌治疗的患者,如果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比如步行,就能降低癌症复发的概率,并使存活率提高约50%
“我爷爷和我爷爷的妹妹在70多岁的时候都患结肠癌,我爷爷的另一个妹妹也检查出患有大肠息肉对照这个症状我觉得像家族遗传性结肠癌我们一家都很担心”李先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老是忧心忡忡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说:“为降低大肠癌在治疗后复发,也为整体健康的理由,对大肠癌病患存活者来说,进行有规律地运动是值得考虑的”
据介绍,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结肠膜淋巴炎肉病性结直肠癌
研究还发现,parp抑制剂对mre11两个副本均突变的患者更有效每个人携带的每种基因均有两个副本,突变可以发生在其中一个或两个副本研究者认为parp抑制剂可以特定靶向那种两个基因副本均突变的大肠癌患者
张女士跟李先生有同样的疑问:“我外婆70多得肠癌,我妈妈50得的,我家有遗传性的肠癌病吗?”
除了油腻、煎炸、烧烤、盐腌食物不能多吃以外,还应该少吃葱、蒜、花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基因检测 尚需时日
第一类研究中,研究人员对832名有着末期(第三期)大肠癌的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些患者都做过手术且后续又接受化疗研究显示,接受完整疗程后6个月,那些进行有规律运动的患者,运动量等同于以每小时2至结肠腺癌淋巴转移2.9英里的速度步行6个小时或以上,与活动量较少的人相比,其存活率几乎要高出50%
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发病之前看不出来它是不是遗传性的结肠癌,发病的原因则是和人类遗传物质核酸修复基因的失活有关如果没有修复好,就会发病这种类型的结直肠癌在50岁左右,80%以上都会患结肠癌所以要定期做肠镜检查,一年到两年,不同年龄段,肠镜做的频率也不一样,40岁以上每年都得做肠镜检查一次
日前,美国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研究发现,一类称为parp抑制剂的新型药物可以对抗mre11基因突变型肿瘤
在日常食物中,猪肉中五花肉的脂肪含量比大黄鱼高75倍,羊肉中的五花肉脂肪含量比虾肉高41倍普通猪、牛、羊肉中的胆固醇与饱和脂肪酸也多于鱼、鸡、虾摄入的动物横结肠瘤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胃肠道在消化高脂肪类食物时,需要更多的胆汁,多余的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肠黏膜,就容易使肠黏膜发生癌变在对喜欢吃高脂肪食物大肠癌病人的粪便检测中发现,胆酸含量高出低脂肪膳食者和正常人许多倍,胆固醇含量也比健康人高一倍以上
在我们经常吃的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与肉中的二级胺合成亚硝酸胺,是导致胃肠道癌肿的直接元凶而且熏制的肉及煎炸类食品中还含有较多的杂环胺类化合物(烧烤和煎炸食物中提取的致突变性物质)淀粉类食品在加工时要注意温度适中,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而世界结肠癌早期症状卫生组织规定,每千克食品中丙烯酰胺不得超过1毫克,因为丙烯酰胺可导致基因突变,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
有遗传 发病率很高
在此特别提一下分子靶向治疗,它是二十一世纪肿瘤治疗的一个方向,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parp抑制剂对mre11起作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绝大多数的还是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外因起主要作用
李子禹解释:“高脂肪饮食可使胆汁酸分泌增加,胆汁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变成次级胆酸,后者是一种致癌物此外不运动,增加便秘几率,导致致癌物在肠道里面停留时间变长,对肠上皮的伤害多发性脂肪瘤图片越大”
“有家族史的,尤其是诊断有携带致病基因的,应该定期做肠镜检查”李子禹说
因此,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还是肠镜检查,基本分为三种:一是虚拟肠镜,就是用ct扫描肠道,然后在电脑上三维重建整个肠道,对于初筛的一些较大肿瘤有85%左右的敏感性;二是胶囊肠镜,相当于口服一个胶囊,胶囊里面有摄像头,可以把整个肠道拍摄下来,并且可以在体外遥控,可以控制胶囊的速度、方向,最后通过大便
针对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北京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子禹
■ 相关链接
排出来,通过冲洗胶卷和看胶片,判断是哪里有问题;三是普通的肠镜检查,目前无痛性肠镜检查开展的越来越多,对于被检查者来说易于接受;但是因结肠瘤要接受麻醉的相关药物,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高龄患者不适合
吃什么容易诱发大肠癌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如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摄入过多;不良生活习惯;运动变少;粗纤维摄入变少等等
家族遗传性腺瘤病性结直肠癌,主要是一种叫apc(抗原提呈细胞,可以调控细胞周期,阻止细胞非正常生长)的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肠道会长许多息肉,肠道息肉到35—40岁时转变成大肠癌的机会几乎是100%因此,应尽量将息肉切掉如果不能完全切掉,病人每年都应该做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癌变
两类研究对象各自为不同大肠癌病患存活者的研究都显示:接受大肠癌完整疗程后的患者中,有规律运动者的存活结肠癌晚期症状率较高,且在治疗后有6至12个月完全没有再发现癌细胞的状况
■ 新闻缘起
研究人员正计划着一项将parp抑制剂应用于两个mre11基因副本均变异的大肠癌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未来的试验也正在考虑应用parp抑制剂来预防合并有林奇综合症且肿瘤中携带有这种基因突变的患者发生大肠癌和其他癌症
“但是,目前而言,遗传性结肠癌只占15%左右,非息肉性的家族性结肠癌占整个结肠癌中的2%—3%的水平绝大多数的还是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外因起主要作用”李子禹告诉记者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上一篇文章: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 下一篇文章: 查胃病用胃镜还是钡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