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结肠直肠息肉,怎么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结肠直肠癌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已上升至恶性肿瘤第二位,我国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日渐增高。研究表明,手术切除结肠直肠容易恶变的息肉,如腺瘤,有助于降低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早期有选择性地切除结肠直肠息肉对于预防结肠直肠癌至关重要。
息肉的定义
从结肠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息肉是起源于上皮组织非黏膜下肿瘤的隆起。世界卫生组织从病理上将肠道肿瘤分为上皮性肿瘤、间叶源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传统意义上的息肉包括腺瘤、异型增生、锯齿状病变和错构瘤等,均属于上皮性肿瘤分类中的癌前病变。
息肉切除技术
目前常见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有勒除器息肉切除术(S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分次EMR(p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根据内镜下形态学特征,选择不同的切除方案。
息肉的治疗
目前关于结肠直肠带蒂息肉的管理尚无统一的推荐指南,尤其是对良性带蒂息肉的管理。对于恶性带蒂息肉,欧洲临床肿瘤协会(ESMO)指南认为,只要带蒂息肉的形态结构允许,就应在内镜下进行息肉完全切除术。美国结肠直肠外科协会(ASCRS)指南推荐,应根据恶变息肉的形态和病理学结果决定治疗策略。带蒂或亚蒂的息肉不合并病理高危因素时才考虑进行纤维结肠镜下切除。ESMO指南指出,若息肉内有侵袭性癌,需要与病理科全面评估与不良转归相关的组织学特征。若侵袭性癌仅限于蒂的头部,且不伴有其他不利因素,带蒂息肉大多转归良好。目前一致认为,带蒂息肉可采用内镜下切除术。蒂部有癌变的息肉,在切除边缘清晰且组织学特征良好时,可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风险与2级侵犯(侵犯黏膜肌层但限于蒂的头部和颈部)相似。带蒂息肉样癌的治疗标准与包含侵袭性癌的其他带蒂息肉的治疗标准类似。若切除完整,预后良好(无脉管浸润及分化程度良好),不推荐再行手术切除,但对于病理学高危的恶变息肉需行根治性切除。
近年来,内镜下息肉切除技术日趋成熟,也是治疗结肠直肠息肉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减少结肠直肠癌发病率。然而目前围绕相关指南的可依从性和可操作性尚存在不少争议。未来会有更多指南为临床的实际操作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指导。临床医生应多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 上一篇文章: 肿瘤防治周防抗大癌种我们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疾病预防90的结肠癌因乱吃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