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鏡團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知多少

一、定义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包括胃肠道、胰腺、胆管、肝、支气管、肺、肾上腺髓质、副神经节、甲状腺、甲状旁腺以及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55%~70%。本文就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向读者做一简单介绍。

年,Oberndorfer首次提出胃肠道存在一种类似于癌的良性肿瘤,因其侵袭性比普通癌低,故命名为类癌(后证实此种认识是错误的)。此后,又陆续证实此类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具有摄取胺前体和脱羟基(APUD)功能。所以,此类肿瘤经历了类癌、APUD肿瘤等多种名称,存在命名及分类上的混乱。

根据版《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分为:

1、高分化的NET(neuroendocrinetumor),即神经内分泌瘤;

2、低分化的NEC(neuroendocrinecarcinoma),即神经内分泌癌;

3、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adenoncuroendocrinecarcinoma,MANEC);

4、部分特异性和功能性NEN。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根据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分级,采用核分裂象和(或)Ki-67阳性指数两个指标:

分级

核分裂象(个/10HPF)

Ki-67阳性指数(%)

G1

2

≤2

G2

2-20

3-20

G3

20

20

大部分分化好的NET为G1或G2肿瘤,大部分G3肿瘤为分化差的NEC,但有部分形态学不符合低分化NEC、分化良好,而Ki-67阳性指数超过20%(一般不超过60%)的NEN命名为“高增殖活性的ENT”,以区别于NECG3。

二、病理学特点及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高分化的NET具有典型的病理学形态特点,光镜下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缎带状、小梁状或腺管样,瘤细胞形态均一,巢外周有丰富的小血管和多少不等的纤维间质围绕。突触素(Syn)和嗜铬粒素A(CgA)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表达的一种蛋白质,高分化的NET中的瘤细胞胞质通常弥漫性增表达突触素和CgA,低分化的NEC中的瘤细胞常弱表达突触素和CgA。

三、消化道NEN临床特征及预后

消化道NEN分为无功能性和有功能性肿瘤,无功能性肿瘤临床可无症状多年,直至发生肿瘤转移,而有功能者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即通常所说的类癌综合征。

1、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3型,其中1型是由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底炎继发胃酸缺乏引起,常表现为胃底息肉样表现,颜色发红,65%为多发,中位直径约5mm,临床表现多为消化不良、贫血等症状;2型则由于胃泌素瘤分泌大量激素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引起;3型少见,多为散发,恶性度高,不伴胃部病变。

2、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十二指肠胃泌素瘤、生长抑素瘤和无功能性NEN。75%的肿瘤直径<2cm,大多局限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90%患者没有症状,另10%患者可有卓艾综合征、类癌综合征及其他症状。

3、空回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为非特异性腹痛及类癌综合征。由于检查手段所限,检出率较低。

4、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于40岁左右,70%位于阑尾尖部,大部分在阑尾切除术后被发现,无特异性症状。对于发生在阑尾根部,>2cm或深度浸润者,切除后复发率较高。

5、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症状与结直肠癌类似,有功能的肿瘤非常少见。结肠NEN预后差,大部分发现即已出现转移。直肠NEN多表现为直肠的黏膜下层隆起,质地较硬,表面光滑,颜色稍发黄,<2cm者预后良好。

四、诊断

消化道NEN主要通过普通胃镜、结肠镜、小肠镜及胶囊内镜诊断,EUS可协助局部肿瘤的分期以及内镜下息肉切除,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及分级,对于G3或肿瘤>2cm者,需要行CT、MRI、甚至PET-CT检查除外转移。血清学CgA是所有消化道NEN必查的肿瘤标志物,并可预测患者的预后,有类癌综合征的患者均应行24h尿5-羟吲哚乙酸的检测,但后者易受食物及药物的影响,有功能性NEN可相应的检测血胃泌素、生长激素、生长抑素、β-HCG等。

五、治疗

(一)手术治疗:

1、胃神经内分泌肿瘤:1型NEN,建议内镜下切除,对于肿瘤浸润超过黏膜下层、EMR术后切缘阳性、存在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或G3的患者,应当行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2型仅需局部切除;3型按胃癌方式处理。

2、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cm的肿瘤可行内镜下切除,>2cm或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无论大小均应手术切除,壶腹周围NEN,无论大小均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清扫周围淋巴结。

3、空回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为首选治疗方式,有经验者可选择腹腔镜下手术切除。

4、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1cm的肿瘤可单纯行阑尾切除术。但是对于肿瘤位于阑尾根部、侵犯系膜>3mm、血管受侵及G2的患者建议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5、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结肠NEN应采取与结肠腺癌类似的手术方式处理。直肠NEN<1cm、未浸润至肌层的G1/G2患者,可行内镜下切除;其他情况建议外科手术切除。

(二)局部治疗:主要是针对肝转移灶的RFA、TACE等。

(三)PRRT治疗:即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S)阳性的G1/G2NEN可以考虑PRRT治疗,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开展。

(四)药物治疗:包括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SSA)、干扰素、依维莫司、化疗药、靶向药等。

注:文中引用图片来自于尊镜团队。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底NET,红色

息肉样隆起,多发,大小不等,术后病

理:NETG1。

降结肠NEC,表面尚光滑,黏膜表面血

管稍曲张,顶端可见溃烂,术后病理:

NECG3。

直乙交接NET,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

质地较硬,术后病理NETG1。

直肠NET,表面光滑,颜色稍黄,表面

血管网清晰,来源于黏膜肌层,质地硬

,术后病理NETG1。

直肠NET的EUS图片,可见肿物起源于

黏膜下层,呈均质低回声病变,边界清

晰,固有肌层完整。

直肠ENT病理可见瘤细胞成实性巢状排列,

瘤细胞形态均一,周围有小血管和纤维

间质围绕。

鸣谢:尊镜团队,本文作者:镜寻者白启轩









































中科UM-D
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by/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