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亦名肾错构瘤,是良性肿瘤,80%见于40岁左右女性,是肾脏最为多见的良性肿瘤。

(一)病因国外报道大约50%诊断肾错构瘤患者有结节性硬化,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大脑发育不良、癫痫、面颊部皮脂腺瘤。我国肾错构瘤患者以独立发病为多见,家族内集中发病较为少见。病因并不清楚,肾错构瘤分为两种类型:①有结节性硬化者:无症状、双侧、肿瘤小、多发、发病年龄小;②不合并结节性硬化者:常无症状,单侧、多发或单发、发病年龄亦较大。此病多在体检偶然发现,症状不明显。

(二)病理肾错构瘤切面呈黄色或灰色,常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肿瘤组织内含有3种主要成分即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细胞而命名。恶性变的可能性非常小。

(三)临床表现

1.泌尿系表现病变多无症状,常在体格检查如B超或CT检查时被意外发现。增大的肿瘤因压迫十二指肠或胃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若因自发性破裂导致肿瘤内或肿瘤周围出血,可造成腰部疼痛,甚至突发剧痛,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血尿较少见。

2.肾外表现面部蝶形分布的皮脂腺瘤、癫痫、智力减退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上述疾病的特点,结合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①B超检查:肿瘤内的脂肪在B超检查表现为高回声区;②CT检查:是诊断肾错构瘤的最主要方法。表现为密度不均的肿块,含脂肪量较多,CT值为-90~-40HU。

需要鉴别的疾病如下:

1.肾细胞癌表现为腰痛、腰腹部肿块及血尿。但无痛性间隙性肉眼血尿更明显,发现腰腹部肿块往往较晚,因肿瘤破裂出血者甚为少见。超声检查呈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IVU示肾盂肾盏多有受压、变形等表现。CT可见肾内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的实质性肿块,肿块的CT值略低于正常肾实质。增强扫描示肿块的CT值通常低于正常肾实质。

2.肾母细胞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也为进行性增大的腹部肿块,但多发生于儿童。病情进展迅速且伴恶病质表现,IVU示肾盂肾盏有明显破坏或缺失。

(五)治疗

1.观察一般认为肿瘤直径<4cm可以不治疗,只需密切随访。有些患者的肿瘤可以多年生长缓慢,每年随访1次;若肿瘤直径>4cm无症状或有轻度症状者,每半年随访1次。

2.肾动脉栓塞一般认为肿瘤直径>4cm,且肿瘤生长比较快时,可以考虑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治疗的目的是防止肿瘤发生破裂出血;已经发生肿瘤破裂出血,应首先考虑用肾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治疗的效果肯定,通常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栓塞后肿瘤的体积会无缩小,出血被控制。

3.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5cm可行剜除术,尤其是在肾脏边缘的肿瘤;但有的肿瘤包膜不明显,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剜除术比较不安全,可以行肾部分切除术。

4.肾切除术巨大的肾错构瘤可行肾切除;若为双侧病变要更多地考虑到肾功能的保存,通常采用肾动脉栓塞治疗。

(更多内容详见《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外科主治》)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by/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