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就是痰湿淤堵一个妙方消掉患者的
话不多说,先看方子。
组方:麻黄、桂枝、浙贝母、皂角刺、夏枯草、陈皮、半夏、白芥子、白术、茯苓、甘草。
再看方解:
第一步:软坚散结——浙贝母、皂角刺、夏枯草
夏枯草,大家就比较眼熟了,归肝经,是中医临床消肿散结的常用药;浙贝母偏寒,可以化热痰;皂角刺能够破死血,化瘀滞,总之哪里堵了,哪里有包块了,用皂角刺来破没错。
第二步:化痰——陈皮、半夏、白芥子
陈皮与半夏,大家也比较熟悉,它们是化痰鼻祖方二陈汤的主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两味药相互配伍,相得益彰。至于白芥子,关于它的开破之力,医家是这么形容的,“顽痰可搜”,身体里有一些非常顽固的痰湿,不管它藏的多深,藏的多隐蔽,白芥子都能搜刮出去。
第三步:宣肺健脾——麻黄、桂枝、白术、茯苓
历代医家认为,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痰湿,就要增强肺的宣发能力和脾的运化能力。
麻黄和桂枝能增强肺气,肺气加强,宣化能力就会增强。然后用白术和茯苓,健脾祛湿,一升一降,升清降浊,脾也就没问题了。
以上就是我近期接诊的一位脂肪瘤患者的开方。这位患者是什么情况呢?左侧手臂多发脂肪瘤,较大的如核桃样,小的如大枣样,夏天露手臂觉得非常影响形象,所以找到了我。经过几个疗程的调理,脂肪瘤逐渐变软消失,效果显著。
其实,这张方子,内行人或者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一看就知道是二陈汤的底方。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一个经典的祛湿化痰名方。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其他几味中药进行调配,以达到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软坚散结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中医,治了几十年病,针对脂肪瘤问题,我依照此方进行加减调理,帮助了很多患者。
最后咱们再来说说为什么?
脂肪瘤是西医的叫法,中医只叫痰核,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里是这么说的,“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
脂肪瘤,站在中医的角度,应该叫痰核,显然,它的本质就是痰湿。痰湿黏在了经络里,积累的越来越多,最终以“瘤”的形式出现了。所以根本方法在于化掉痰湿,强健脾胃。此方化痰、祛湿、健脾样样兼顾,还增强了肺气,脂肪瘤自然就消失了。
- 上一篇文章: 脂肪瘤切了又长,没有解决痰湿问题讲一个
- 下一篇文章: 脂肪瘤,专找痰湿体质的人陈皮和它煮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