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也会长肿瘤广东专家警惕这个危险因素

大家经常会听到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甚至是脑部肿瘤。但提到心脏肿瘤,许多人闻所未闻。近日,这一罕见疾病就冲上了热搜。医院瓣膜及冠心病外科副主任何标川表示,超过75%的心脏原发肿瘤是良性的,以心脏黏液瘤最常见。心脏黏液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大多质地松软脆弱,会跟随心脏跳动,容易不定期脱落形成“栓子”,造成体循环或肺循环的血管栓塞,从而导致重要脏器严重损害或梗死。若不及时治疗,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恶性肿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心脏跳动时心脏肿瘤的动态影像会随心脏跳动而脱落的肿瘤近日,患有颈椎病的王姨反复发低烧,双手及前臂麻木胀痛,药物保守治疗也不见好,就以为是颈椎病病情加重了。她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除了做颈椎检查外,还增加了心脏彩超检查项目。没想到的是,彩超报告显示,王姨心脏里竟然长了肿瘤,医生判断大概率是心脏黏液瘤。心脏里还会长肿瘤?心脏肿瘤都有哪些?何标川表示,人体所有组织都有生长和自我调控的过程,这种调控机制一旦失衡就会形成肿瘤,心脏组织也不例外。心脏肿瘤主要分为心脏原发肿瘤和心脏继发肿瘤,既有良性肿瘤也有恶性肿瘤,但均较为罕见。何标川介绍,心脏原发肿瘤发生率约0.03%,超过75%的是良性肿瘤,包括黏液瘤、脂肪瘤、纤维瘤等,其中以心脏黏液瘤最常见。而心脏原发恶性肿瘤主要有肉瘤和淋巴瘤。此外,心脏继发肿瘤则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心脏,其发病率远高于心脏原发肿瘤。对于心脏原发良性肿瘤——黏液瘤来说,危险性在于容易不定期脱落形成“栓子”,造成体循环或肺循环的血管栓塞,从而导致重要脏器严重损害或梗死。“心脏每跳动一下,这个瘤也会动一下。肿瘤长得不牢的组织脱落下来后,会随着血液到处跑,从而形成种植扩散或者栓塞,严重者可出现晕厥甚至猝死。”何标川解释,王姨之所以出现四肢麻木疼痛,就是因为瘤体的“栓子”掉到四肢末梢的血管处,引起堵塞了。早诊断、早治疗是心脏黏液瘤治愈关键“黏液瘤就像是心脏里面的‘定时炸弹’。”何标川说,心脏黏液瘤是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左心房,其余房室腔及各瓣膜亦可累及,有时可能会比恶性肿瘤造成的后果更为凶险。何标川解释,心脏黏液瘤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长径多为2-8厘米,瘤体质地多为胶冻状,性质较脆,有时形状像成熟的葡萄串,会随着心脏一起跳动,极易脱落,尤其是人在运动或情绪波动时最容易发生。何标川表示,心脏黏液瘤一旦出现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死、肺栓塞、肝脏梗死、脑梗、小肠及四肢末梢缺血性坏死等。有些体积较大的肿瘤可直接造成二尖瓣口重度梗阻,相当于心脏这个人体“发动机”的“阀门”出现急性故障,严重情况下可能会猝死。“心脏黏液瘤是缓慢长大的,好多患者早期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往往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行影像学检查时才被意外发现。”何标川说,若进行早诊断和早治疗,可以很好地避免后面一系列因“瘤栓”脱落而导致的并发症。何标川表示,心脏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避免动脉栓塞、器官梗死或猝死的风险。而其他心脏良性肿瘤如果体积小、生长慢、包膜完整、活动度小,可先不进行手术和药物治疗,保持定期复查随诊即可。针对原发性恶性肿瘤和继发性心脏肿瘤,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采取化疗、放疗还是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何标川建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变心脏肿瘤患者预后的关键。而最简单无创的排查方法就是定期做心脏彩超,发现隐匿问题后,尽早做手术。“随着微创心脏手术技术的发展,可以在胸腔镜下利用4厘米以内的肋间切口摘除心脏肿瘤了。”何标川提醒,由于心脏是时刻跳动的,需要在心脏停搏体外循环下才能进行心脏肿瘤手术。如果瘤体较大或位置“刁钻”,会导致手术难度和围术期麻醉风险显著增高,建议患者到有经验的心脏中心进行治疗。南方+记者厉思璇陈伊纯通讯员张蓝溪厉思璇;陈伊纯广东健康头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by/3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