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不过度治疗,不轻言放弃
脑转移瘤是指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肿瘤细胞转移到脑组织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为8-11/10万人,已经超过任何一种颅内原发肿瘤。
成人脑转移瘤来源前5位分别为肺癌(40~60%)、乳腺癌(10%)、黑色素瘤(3.5%)、肠癌(2.8%)和肾癌(1.2%),占脑转移瘤的80%。
近年,肺癌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榜首。而肺癌脑转移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在肺癌患者中会有20%~40%发生脑部转移,超过10%的患者在确诊肺癌时已经存在脑转移,其中70%~75%患者为多发脑转移瘤。有些肺癌脑转移患者一经确诊就已是晚期,他们的自然生存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病例回顾
病例1
男,72岁,因“头晕头痛10天”-2-4入院。
既往1年前外院发现肺部占位,纤支镜穿刺检查,考虑肺恶性肿瘤可能。未行胸部手术,未予放、化疗。门诊定期复查。
术前检查
-2-3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后段占位。
-2-4头颅MR提示颅内多发肿瘤,考虑转移可能性大。
-2-5组织神经外科、呼吸科、肿瘤科、放疗科、麻醉科等科室行多学科联合会诊。
-2-6我科行右颞叶脑肿瘤切除术。
术后病理:(右颞叶脑肿瘤)低分化癌伴大片坏死,考虑肺部来源可能大。
PD-L11%阴性,不考虑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右侧颞叶脑转移瘤,tTMB高表达,建议帕博利珠单抗靶向治疗。
血浆ctDNA,全阴。
目前患者在肿瘤科,行放疗、中医药等综合治疗。
-3-23头颅MR提示脑肿瘤术后改变。
病例2
女,6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1月伴头痛2天”-3-17入院。
既往诊断“恶性黑色素瘤”7年,1月前外院PET-CT提示颅内占位,右肺占位,左肾上腺肿瘤,考虑恶性黑色素瘤转移。
-3-17头颅CT提示左顶叶、左侧小脑半球出血,考虑瘤卒中可能。
-3-17胸部、腹部CT提示右肺上叶占位,左肾上腺占位。
患者入院后请肿瘤科会诊,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予以脱水,脑保护、预防癫痫、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4-时患者意识障碍,左侧瞳孔扩大。
急查头颅CT提示颅内多发肿瘤伴卒中,脑出血增加,脑水肿明显。
加强脱水,气道管理等处理。
虽经积极抢救,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
-4-:20临床死亡。
文献复习
外科治疗
哪些脑转移瘤需要手术治疗?
1.单发脑转移瘤
瘤体较大、有明显脑移位和颅内压增高症状的单发脑转移瘤,并且肿瘤位于大脑半球脑叶内或小脑半球内手术可以到达部位者。
2.多发脑转移瘤
多发脑转移瘤约占脑转移瘤的70%,一般不选择手术治疗,但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也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1)一般状况良好,年龄70岁,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70分;
(2)肿瘤数目较少(2~3个),位置较为表浅;
(3)肿瘤较大,直径3cm,颅内高压和神经症状严重甚至脑疝;
(4)原发病灶诊断明确,已行手术或有效控制;
(5)对放疗或化疗不敏感的肿瘤,如肾透明细胞癌、结肠癌等;
(6)原发病灶不明确,需病理诊断指导治疗者。
3.复发脑转移瘤
复发脑转移瘤往往已经接受了放疗或手术治疗,短时间内不能再次放疗,化疗效果也很有限。手术切除复发性脑转移瘤也能够让患者获益,具体选择需要全面的评估,可以参照上述多发脑转移瘤手术条件。
当然,并不是说满足上述条件的脑转移瘤的手术效果就一定好,术后还需要接受必要的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才能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手术与放射治疗
新版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脑转移瘤手术治疗指南精要
新诊断脑转移瘤患者是否应接受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SRS)或全脑放射治疗(WholeBrainRadiotherapy,WBRT)?
推荐:
一般情况良好且颅外合并症较少的单发脑转移瘤患者,建议将手术+WBRT作为一线治疗,以延长总体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和局部病灶控制。(I级推荐)
建议手术联合SRS治疗,可为脑转移瘤患者提供生存益处。(III级推荐)
就延长总体生存期和局部病灶控制而言,推荐包括手术+WBRT+SRS或手术+WBRT的多模态治疗作为WBRT+SRS的替代治疗。(III级推荐)
靶向药物治疗
常见脑转移瘤的治疗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是脑转移瘤最常见类型。最新的脑转移分级预后评估发现,包含NSCLC腺癌亚型的分子改变,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细胞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重排的患者表现较好的预后。
奥西替尼除对已确定的脑转移瘤有效外,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已作为EGFR突变的NSCLC脑转移瘤的首选药物。
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约50%HER2阳性、25%-46%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和10%-15%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存活期内可发生脑转移瘤。
黑色素瘤是第三类常见的脑转移瘤。高达50%的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含有BRAF突变。
临床上液体活检(liquidbiopsy)与标准MRI成像相比,能更快判断肿瘤的治疗反应或进展,可用于监测NSCLC、乳腺癌和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分子亚型靶向药物治疗结果。
补充:“液体活检”是利用血液、尿液、脑脊液等人体体液作为样本检测肿瘤细胞(CTCs)、肿瘤DNA(ctDNA)、外泌体等肿瘤信息,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可以减少肿瘤异质性对活检结果的影响。
特殊病例
妊娠合并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脑转移一例(神经肿瘤系神列八)---浙二神外周刊(第期)
妊娠合并颅内恶性肿瘤
一般处理遵循以下策略:
1)妊娠早期确诊建议尽早终止妊娠;
2)中期及晚期妊娠尚不足34周者,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颅内情况不允许长时间等待者,可先开颅手术,足月后再分娩;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同时具有强烈的妊娠意愿,在密切监测病情的情况下,积极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再择期行开颅手术;
3)妊娠满34周,可先行剖宫产再行开颅手术,合并颅内疾病的患者有先行剖宫产再立即行开颅手术的成功案例[4]。
对于患有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再次妊娠问题,经验学表明,高度恶性肿瘤不建议再次妊娠,低度恶性者可在密切监测下妊娠,一旦出现复发迹象,立即终止妊娠。
最新指南与文献汇编
诊疗规范
肺癌脑转移中国治疗指南(年版)
《Neuro-Oncology》-年文献汇编(Ⅷ):脑转移瘤研究
关于脑转移瘤的几点科普知识
1.颅内转移瘤约为颅内原发肿瘤4-10倍,肺癌转移多见于男性,乳腺癌转移多见于女性。
2.脑转移瘤临床表现并不具备特异性。症状表现可以由颅高压引起,比如:头痛(如病例1、2)、呕吐、视物重影,也可以是局灶神经功能障碍,比如:偏瘫(如病例2),颅神经损伤、感觉障碍等等。中风样症状,脑瘤卒中样急性发病(如病例2)。此外,癫痫发作或精神状态改变也较常见。
3.既往有肿瘤病史,年龄大于60岁,无或有神经系统症状,建议定期头颅MR增强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4.治疗方式取决于肿瘤大小、类型以及患者的身体状态。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治疗需要个体化、规范化。密切随访复查。
5.约15%脑转移瘤,找不到原发肿瘤。应积极查找、治疗原发肿瘤。
6.对于有全身多发转移的患者,行姑息治疗(如病例2)。
脑转移瘤
不过度治疗,
不轻言放弃。
世界是美好的,
是值得我们去奋斗的。
……
这个世界就算不怎么美丽,
但依然值得为他奋斗。
欢迎阅读、分享
神外小李飞刀
原创的神经外科故事
谢谢阅读敬请分享
了解一点医学科普
尊重相信专科医生
脑膜瘤,不都是良性的……
“最坏脑癌”的几点科普知识
“有话好好说”之“我要少吃you”
病理医生为啥是”医生的医生"!
肺上微结节,脑内囊性结节。脑转移瘤还是脑胶质瘤?
人艰不拆,脑子有“屎”。荡涤泥丸,涅槃重生。
放弃吗?复发胶质瘤!
敢与脑干共舞
滚蛋吧!肿瘤君
神外小李飞刀科普疾病讴歌生活!谢谢鼓励!
- 上一篇文章: 不瞒你说两年时间,早期肠瘤拖成晚期肠癌
- 下一篇文章: 孕期痔疮是ldquo钉子户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