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出现五种症状,多半是结肠癌来了日常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a-cd.net/fengshang/xinchao/1858.html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受饮食习惯改变、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影响,近年来结肠癌呈现年轻化趋势,很多患者一发现已是晚期。医生提醒,身体反复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结肠癌盯上了,医院体检。

结肠癌的五种常见症状

1、大便变细正常的大便是圆柱形,如果突然出现大便变细,则要考虑是不是结肠癌,因为肿瘤堵塞了肠腔,导致了肠腔狭窄,大便在通过的时候,就会变成细条状,有时会像挤牙膏一样。2、便血如果出现便血,也要警惕结肠癌的可能,特别是鲜血与大便混在一起的时候,很对时候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痔疮,而错失治疗良机。3、排便习惯改变规律的排便时间,排便频率,能够反应肠道的健康,突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则要警惕结肠癌的发生。4、腹泻很多人有腹泻,一天五六次大便,而且吃了很多止泻药,抗生素都没什么效果,这个时候,也要警惕结肠癌。5、突然出现的便秘或者原有的便秘,突然加重,则要高度警惕结肠癌。要想及时发现结肠癌,一定在出现上述五种异常症状的时候,医院检查肠镜,千万不要一拖再拖,等到症状很明显的时候再去检查,有可能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哪类人最容易患上结肠癌?

1、中老年人群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肠癌发病会随着年纪的递加而越来越高,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到达一个顶峰。2、喜不良饮食人群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极易诱发结肠癌。因而,“无肉不欢”和不喜蔬果的人是结肠癌的高危人群。3、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兄弟姐妹和爸爸妈妈有人罹患胃肠道肿瘤,那么你也就进入到了高危人群。4、吸烟、喝酒人群研究表明,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罹患结肠癌的危险更高。有结肠癌、大肠息肉家族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大于30克,将增加罹患大肠癌的危险。5、有结肠息肉病史人群有大肠息肉的患者也是结肠癌的高危人群。因而,为避免癌变,应定时做肠镜检查,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处理。6、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包含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同样容易发生结肠癌。

日常做好5项预防措施

1、有时间尽量多运动锻炼不仅仅有利于减肥,更有利于心脏的健康。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显着降低发生癌前结肠息肉的风险,因此可能在预防结肠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经常锻炼的人发生结肠息肉的风险降低接近两成,研究还表明,长时间从事跑步,骑自行车,散步或跳舞等活动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显著低于那些久坐不动的同龄人。身体活动可能以多种方式影响结肠健康,包括增强免疫系统,降低炎症和降低胰岛素水平。2、少吃加工过的肉类和红肉加工过的肉类消费与结肠癌有关。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红肉和加工肉类是导致肠癌的原因。加工肉类包括通过烟熏或腌制,添加化学防腐剂制备的肉类,这包括培根,火腿和香肠等。红肉,如牛肉,也与结肠癌有关,一定要注意限制红肉的摄入量。此外,无论吃什么类型的肉,都要注意它的烹饪方式。高温烹饪方法,如油炸或烧烤,都有可能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这是两种容易致癌的化学物质。3、吃蔬菜,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在防止癌症方面,蔬菜是绝对的防癌明星。它们不仅是天然的膳食纤维来源,已知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结肠癌的风险,而且许多还含有特定的抗癌植物营养素。十字花科蔬菜中的蔬菜,如西兰花,羽衣甘蓝和花椰菜,由于其含硫代葡萄糖苷,是非常有效的抗癌物质,十字花科蔬菜的摄入与包括结肠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风险降低有关。4、定期体检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定期体检,尤其是那些高危人群,如年龄大于40岁人群、家族有遗传病史人群、吸烟嗜酒人群、肥胖人群等。临床上,不少结肠癌患者病情发展到晚期才发现,做好定期体检不仅能够预防结肠癌的发生,而且还能够及时发现病变,避免延误治疗时机。5、常喝白桦茸茶白桦茸学名桦褐孔菌,是一种寄生在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也称桦树茸、西伯利亚灵芝。据白桦茸科普书籍《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一书记载,经白桦茸多糖作用后的结肠癌HT-29细胞,其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呈现出细胞收缩,核浓缩和核小体间DNA断裂等显著的细胞凋亡特征。白桦茸醇提物还可降低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CDK2/4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增加p21表达,抑制E2F1表达,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起到对抗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人民网、腾讯网、家庭医生在线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by/3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