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死,结肠癌却让我生不如死

白癜风发病机制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80425/6192213.html

广而告之:我最近在新浪微博上开写了《深夜急诊》系列文章,因为该系列的文章,我打算写成一部书。所以,目前是付费阅读,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付费订阅。因为目前新浪在升级,所以请用安卓手机或者电脑界面操作订阅。

01

上大学的时候,他是我的好兄弟。

我们不仅经常在一起打球、包夜、喝酒,而且还有着相似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可是,大三的时候他却突然变的很消沉。

那个时候,大家医院实习而焦灼着,为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活而兴奋着。

没有人知道日益憔悴的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作为同窗好友,虽然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他却总是三缄其口。

终于有一天晚自习的时候,他终于向我吐露了心扉:“我的母亲被确诊为结肠癌。”

其实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接触临床,结肠癌这个名词只是在课本上见到过。大三的医学生,除了多知道几个医学名词之外,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普通群众没有不同。

但是,出于中国人的本能,但凡听见癌这个字,总归是不好的,大多数情况下也预示是不良的结局。

他只是皖北地区的一户普通农家的孩子,既不能替母亲分担疾病的痛苦,也不能解决数目巨大的医药费。

虽然他同时兼职了两个孩子的家教工作,但是充其量也只能解决自己的生活费问题。

从那个时候起,他便变的有些沉默寡言,甚至有些自卑敏感。

大五快要毕业的时候,她的妈妈还是离开了还没有毕业成家的孩子。

几年后,我们在某次学术会议上不期而遇,他还是他,却已经从风华正茂变的饱经沧桑。

我始终不能忘记,那次晚自习后,他点燃一根廉价的香烟,长叹了一口气对我说:“医学救不了命,治不好癌症,再过几十年,等我们老的时候,还会是这样吗?”

光阴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而公平的东西,它在每一个人的心上都会刻下同样的沧桑的印记。

毕业后,医院,而我却转辗来到了南京。

渐渐的我们已经没有了多少联系,多年后,我才对那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毕业后有的人会变成陌生人,有的人则会彻底从你的世界里消失。

我只是在想:我还是我吗?

02

自从我从一名医学生摇身一变成真正的医生后,在亲戚朋友们的心目中便有了不一样的地位。

因为他们总会咨询我一些莫名其妙的或者存在已久的问题,比如头痛怎么办?又比如结婚几年还不生孩子怎么回事?

当然,从来没有人在意我只是一名急诊医学科的医生,有些专科的问题我自己也不清楚;也从来没有人会注意时间和场合,甚至会在你午夜梦回的时候吵醒你。

我有一位远方亲戚,她是我妈妈表舅的姨娘。

说实话,即使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换算过来该如何称呼她。

在离开家乡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她。上大学后,在一次亲戚的婚礼上匆匆见过一面,而这第一次见面,竟然成了永别。

妈妈打“她在上海被却确诊为肠癌,医生要求做手术,想问问你该怎么办?”。

原来已经61岁的她在出现反复腹痛一个月后被子医院里,通过一系列检查后,被确诊为结肠癌。

面对医生要求住院手术的要求,一家人没有了主见。

我知道他们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不仅是因为在恐慌中手忙脚乱,也是因为对医生的不信任。

虽医院的急诊科医生,每日都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但是我同样能够经常听见身边的亲友说这样的话:“医生肯定要说的很严重,要你检查,要你住院,要你开刀。大医院不赚钱的话,拿什么运转发工资?”。

看了她的检查单后,我直接告诉子女:“立刻住院,该住院就住院,该治疗就治疗!”。

三个月后,农历春节的时候,妈妈却告诉我一个意外的消息。

“她跳河了,已经开了刀,化疗两个疗程了,医生都说效果不错。在凌晨,她自己走了出去,等家人发现的时候,人已经飘在河里了,还穿着女婿刚为她买的新衣服!”妈妈带着一副惋惜痛心的表情述说着。

其实,我一直都不明白,既然已经做了手术,甚至完成了两个周期的化疗,又怎么会突然跳河死亡呢?

面对因此而有些悲伤的妈妈,我没有说出自己心中的疑虑:“到底是自杀,还是坠河,又或是它杀?”。

“她肯定是舍不得钱,一辈子不花钱,出门干活只吃烧饼,一下子要花掉几万十几万,她肯定是想一了百了。”妈妈以她自己的理解依旧在不停的唠叨着。

或许,虽然我们不能理解,但是确实有这样的现实:钱比命重要。

03

结肠癌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导致结肠癌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甚至并非是某种单一原因便可以导致其发生的。这些主要的原因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病;高脂肪、高蛋白的不良饮食习惯;一些癌前病变等等。

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或者大便习惯改变;如果是晚期,则可能会出现肠梗阻症状、或者一些全身症状等。

前不久的夜班,我遇见了一位68岁的老年男性患者。

他是被子女用轮椅推进急诊室的,我第一眼便看见了患者大如锣鼓的肚子,第一声便听见了他气喘吁吁的声音。

“他是结肠癌晚期,医生说不会超过一个月了,他现在不仅气喘的厉害,而且肚子很痛,能给我们打止痛针吗?”患者的子女带着哀求的声音问我。

其实不仅结肠癌晚期的患者会经历莫大的痛苦,有些夸张的说,所有癌症晚期的患者都会经历着让人心痛的痛苦。

虽然子女明明知道老人时日不多,也清楚的知道老人已经到了灯枯油尽的程度,但是身为子女又怎么能够仁心目睹老人的痛苦呢?

“打止痛药可以,但是有可能不会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老人是否合并肠梗阻、肿瘤破裂等情况也不清楚。或许,止痛药只能起到一些心理暗示的作用。”因为我知道对这位恶液质状态的老人来说,绝不是一次止痛药能够解决问题的。

子女签字后,我便准备为老人开立处方。

这个时候一直气喘吁吁的老人,突然冒出了一句话:“我也不想死,现在却是生不如死。医生,你要是能打针让我睡死过去,就算是积德了!”。

一时间,我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老人的子女们,也安安静静的站在诊室里,没有人接着说下去。

幸福的人总是相同的,不幸的人却有着各自的不幸。

在每一个结肠癌患者的背后,都有着让人心酸的故事。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by/3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