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你好吗

白癜风好治么 https://m-mip.39.net/man/mipso_7157873.html
不久前,黄金配角吴孟达的离世,让所有人为之痛惜。而如今又一香港黄金配角廖启智也不幸患上胃癌。3月22日晚间媒体报道,知名老戏骨廖启智不幸患上了胃癌,日前全面停工积极的接受治疗。图1:微博截图据介绍,廖启智出道40多年,跨足电影、电视、舞台剧,曾以《笼民》与《证人》两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参演过《无间道II》、《杀破狼》、《拆弹专家》、《无双》、《点五步》等电影。廖启智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身体欠佳,正在积极治病,有信心能康复起来。据悉,廖启智去年发现患胃癌,但为了不打扰身边人,一直将患病消息低调处理。全球,近一半胃癌新发在中国胃癌是消化系统十分常见和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发布的年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数达.9万,位居第五;死亡病例数达76.8万,排在第四位;其中47.8万(43.9%)新发病例、37.3万(48.5%)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图2: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每年有近一半的胃癌新发在中国。如果按照一年天来算的话,我国每天约有人死于胃癌。这意味着,大概每一分钟都有人因胃癌而失去生命。虽然说癌症确实年轻化了,但老年人依然是胃癌的高发群体,年刊发在《中国临床肿瘤杂志》的一篇《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研究数据显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从30岁后,胃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七八十岁左右发病率最高。胃癌,为何“偏爱”中国人我国是全球胃癌负担最重的国家,每年有近一半的胃癌新发在中国,原因何在?近期,来自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教授团队在《柳叶刀·肿瘤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遗传风险和生活方式是导致胃癌的两大关键因素。胃癌发病风险随着遗传风险而升高,中度遗传风险和高风险人群胃癌发病率分别是低风险人群的1.54倍和2.08倍;而无论遗传风险如何,胃癌发病风险随着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而升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偏好高盐、辛辣、烫食,不舍剩菜剩饭,抽烟喝酒、睡眠不足等。此外,大量研究证实了幽门螺杆菌(Hp)在胃癌发生中的致病作用,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归为胃癌的I类致癌物。中国Hp感染率达到50%,部分地区可能达到60%-70%。总感染人数超过7亿;由于中国多数家庭采用共餐制,这会造成Hp交叉感染。预防胃癌,牢记这3点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参与、多步骤演变的复杂病理过程,是环境因素、生活因素、遗传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那么从生活中是否能够找到可行的方法呢?■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沈洪兵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在遗传低、中、高风险人群中,坚持4种健康生活方式(即不吸烟、不喝酒、少吃腌制食品以及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胃癌的10年绝对发病风险分别降低了0.82%、0.94%和1.12%。也就是说,只要采取2-3项健康生活方式,就能避免部分非遗传层面的胃癌风险。此外,提倡公筷和分餐制以减少感染Hp机会。■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研究表明,根除Hp能够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目前我国共识推荐“铋剂与其他抗生素组合的四联方案”来治疗Hp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根除Hp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在发生胃萎缩、肠化前;因为胃萎缩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可逆转点”,因此及时干预是预防癌变的有效手段。表1.推荐的Hp根除四联方案■高危人群及时进行胃癌筛查大多数消化道肿瘤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明显出现上腹疼痛、胃胀、打饱嗝、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后,一般已是胃癌中晚期(但出现这些症状不代表一定就是胃癌)。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不到20%,且相比早期胃癌,晚期胃癌预后较差。可见,做好胃癌早期筛查至关重要。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年,上海)指出,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一项者: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以及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此外,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年,上海)建立了新的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该系统包含5个变量,总分0~23分,根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胃癌发生风险极高;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胃癌低危人群(0~11分)胃癌发生风险一般。表2: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想知道自己需不需要做胃镜,可以通过这张评分表自测一下。当然,胃镜作为一项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痛苦,不少人想做胃癌筛查,又害怕做胃镜。那该怎么办呢?医院消化内科霍继荣教授在年“医学界胃癌关爱日访谈”中提到,对于想做胃癌筛查,又害怕做胃镜的人,首先可以做一个尿素呼气试验,看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其次,可以抽个血做血清胃功能检测;如果年龄大于40岁,又有家族史,结合胃癌筛查评分表,胃癌高风险人群需要进行胃镜检查,而相对低风险人群可结合实际情况随访观察。免疫营养改善肿瘤患者预后

1.维生素

膳食来源的维生素B6和维生素D3在自然形态中是不活跃的。但进入人体后这些分子在细胞内转化为代谢产物,引发随之而来的生物效应。在肿瘤细胞中,毗哆醇激酶(pyridoxinekinase,PDXK)介导的维生素B6磷酸化,导致其代谢物毗哆醛(pyridoxal,PLP)的产生。通过增加内质网应激引起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从而增强顺铂(cisplatin,CCDP)的抗肿瘤活性,改善胃肠道肿瘤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维生素D3由细胞色素p酶CYP27A1和CYP27B1介导,发生羟基化反应,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存在于肝、肾和免疫细胞中。通过与核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结合,1,25二羟基维生素D3能够促进抗炎和产生肿瘤免疫方面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善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动物实验表明,维生素C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成熟和分化,7.5g至50g的大剂量维生素C能够降低促炎细胞因子,但在癌症中,维生素C如何通过调节免疫发挥抗肿瘤作用还尚未确定。有关维生素E在癌症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但肯定的是维生素E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详见图。

2.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增加了结肠固有层和外周血中CD8+T细胞的比例,提高了NK细胞的活性。可溶性纤维可以被肠道细菌发酵成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fattyacid,SCFAs),参与肠道免疫反应的调节和对结直肠癌的预防。另外短链脂肪酸还可以降低循环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其中丁酸盐作为正常结肠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能有选择性地恢复癌症抑制因子和其他抗癌基因的表达,间接地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帮助阻断对肿瘤的血液供应。另外丁酸盐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肿瘤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以促进T细胞浸润,增强肿瘤相关T细胞功能,丁酸盐还能与G蛋白偶联受体作用促进结肠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抗炎特性,从而诱导Tregs分化。总之膳食纤维可以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患病风险。

3.微量元素

缺锌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其功能。锌摄入量与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风险呈负相关。然而,较高浓度的锌(血清浓度大于30um)反过来会抑制免疫细胞功能。锌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知之甚少。文献显示锌可能通过改变膜结构和受体表达来影响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硒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硒会影响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硒缺乏导致胸腺和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补充硒可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性,激活IL-6和干扰素-y(interferon-y,IFN-y)途径[30],增加T细胞和CD4+T细胞数量。硒的抗肿瘤效果已基本确定,但还需明确适用剂量。

4.益生菌

科学家在杰克逊实验室和泰康利农场的C57小鼠身上接种了相同的黑色素瘤细胞,在这两种具有不同肠道共生微生物群的小鼠中,观察到其抗黑色素瘤免疫力的差异,杰克逊实验室的C57小鼠抗黑色素瘤的能力较强,泰康利农场的小鼠肿瘤增长速度较快,这些差异在共同饲养或粪菌移植后被消除。杰克逊实验室小鼠的粪菌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并增加PD-L1特异性抗体治疗肿瘤的效果。对16S核糖体RNA的测序鉴定出种差异肠道细菌,其中双歧杆菌与抗肿瘤作用密切相关。综上所述,共生双歧杆菌能够在稳定状态下调节DCs的激活,进而改善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效应功能,并辅助增加免疫药物PDN的疗效,改善多种肿瘤患者的预后。

5.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作为信使参与炎症反应、信号传递、血管调节及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的执行。一氧化氮与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临床病理之间也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具有通过多种改变促进消化道肿瘤生长、发展和转移的作用。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但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癌变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活性氮产生,从而导致脱氧核糖核酸损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中和硝基酪氨酸的增高可能与胃的癌变有关。胃癌肿瘤组织中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明显不同于正常组织。(摘自《神奇的一氧化氮》一书P81-82)参考来源:[1]健康时报,-03-23.又一老戏骨患胃癌!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这8个坏习惯正在毁掉你的胃![2]环球网,-03-23.被曝罹患胃癌一度病危,66岁港星廖启智:有信心能够康复[3]-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胃癌诊疗规范(年版)》[4]ArnoldM.,AbnetC.C.,NealeR.E.etal.,GlobalBurdenof5MajorTypesOfGastrointestinalCancer.Gastroenterology.[5]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11-11.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知道这些可以挽救[6]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37(6):-.[7]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年,上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35)2.[8]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11-28.什么样的人需要做胃镜?这张评分表每个人都可以自测一下|霍继荣教授专访[9]神奇的一氧化氮教你多活30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by/3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