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新药数据卡优替德隆
优替德隆
Q1
基本信息
优替德隆(UTD1,优替帝)是华昊中天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发酵而成的新一代埃博霉素类似物,也是一类新型的非紫杉类抗微管蛋白聚合类抗肿瘤药物。优替德隆的抗肿瘤作用机理与紫杉醇相似,可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导致癌细胞无法顺利进行有丝分裂,进而使癌细胞凋亡。
年03月28日,CDE承办优替德隆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经两轮补充资料和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CFDI)后,年3月11日正式获NMPA批准上市。优替德隆是华昊中天首个获批上市的药物。Q2
上市背景
多数晚期乳腺癌是难以治愈的,治疗的目的是在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控制肿瘤、减轻症状、延长生存。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认识,靶向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晚期乳腺癌患者根据分子亚型进行分类治疗是总体策略,其中化疗仍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治疗方法。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解救化疗的适应证,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1)激素受体阴性;2)有症状的内脏转移;3)激素受体阳性,但对内分泌治疗耐药。
对于蒽环类和紫杉类术前/辅助治疗均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目前并无标准的化疗方案,可以考虑的药物有卡培他滨、长春瑞滨、吉西他滨、铂类、艾立布林、优替德隆、另一类紫杉(如白蛋白紫杉醇等)和多柔比星脂质体药物,可以考虑单药或联合方案。
Q3
适应症
优替德隆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为:联合卡培他滨,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化疗方案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优替德隆全球在研进度
Q4
专利布局
制剂专利判断化合物19为UTD1结构
优替德隆的核心化合物专利为CNC(公开日-08-18),权利要求5保护了埃坡霉素衍生物的通式化合物、权利要求9保护的化合物19为优替德隆药物结构、权利要求15保护了埃坡霉素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抑制细胞过度增长和中止细胞生长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制剂专利CNA(公开日-08-15)说明书[]段落公开了式I化合物(其中R2=CH3(或称UTD1))为优替德隆药物结构,由此判断该专利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优替德隆晶体与乙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增溶剂以一定的比例混溶形成的药物制剂、权利要求11要求保护优替德隆药物制剂在制备抗乳腺癌、肺部肿瘤、淋巴肿瘤、结肠癌、前列腺癌、脑癌、卵巢癌、肝癌、肺癌、胃癌和头颈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Q5
循证数据及核心临床
一项在中国26家医院进行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前瞻性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BG01-L),共纳入例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方案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截至年9月1日,优替德隆+卡培他滨与卡培他滨相比可使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位PFS显著延长(8.44vs4.27个月,HR:0.46,P0.),同时能够改善患者总生存期(OS)和客观缓解率(ORR)。
该试验由中医院徐兵河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PI),年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正式发表。
联合用药方案具有可控的安全性,无明显的骨髓抑制或肝毒性。最常见3级不良事件为周围神经病变(22%vs.<1%)和掌跖红斑感觉不良综合征(7%vs.8%)。联合治疗组报告了16起严重不良事件(腹泻最常见,发生于3例患者),而单药治疗组报告了14起严重不良事件(最常见包括腹泻、血胆红素升高和贫血,每个事件中有2例患者)。
来源:Lancetoncol年11月,该研究的OS最终分析发表在《肿瘤学年鉴》。截至年12月15日,联合治疗组的中位OS为19.8个月,而单药治疗组为16.0个月(HR=0.75,95%CI0.59-0.94,P=0.)。对PFS和ORR的最新分析表明,联合治疗仍然优于单一治疗。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公示平台,优替德隆在NSCLC、结直肠癌和晚期实体瘤有若干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Q6
指南推荐
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中,对于HER2阴性、蒽环和紫杉类治疗失败晚期乳腺癌的解救化疗,新增“优替德隆+卡培他滨(2B)为Ⅱ级推荐。
肿瘤新药数据卡肿瘤新药数据卡——伏美替尼
肿瘤新药数据卡——达罗他胺
肿瘤新药数据卡——吉瑞替尼
肿瘤新药数据卡——恩美曲妥珠单抗肿瘤新药数据卡——阿替利珠单抗肿瘤新药数据卡——阿美替尼肿瘤新药数据卡——奈拉替尼肿瘤新药数据卡——维布妥昔单抗肿瘤新药数据卡——泽布替尼肿瘤新药数据卡——伊尼妥单抗肿瘤新药数据卡——氯化镭[Ra]点亮“在看”,好文相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联合化疗与靶向药物合理应用维持治疗有效
- 下一篇文章: 肿瘤寡转移潜在可治愈,要选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