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GI孙永琨教授对
年1月15~17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以网络会议的形式举行,多项重磅消化道肿瘤研究在会议上公布结果,其中安罗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晚期结直肠癌的Ⅲ期ALTER研究成功入选壁报展示。特别邀请到中医院的孙永琨教授,对话ALTER研究主要研究者之一依荷芭丽·迟教授,就该研究的设计及研究成果进行分享。
依荷芭丽·迟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医院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会理事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会中国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CNETS)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专业委员会神经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专业委员会神经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医促会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慢性病与转化医学(英文)杂志》编委,《肝癌电子杂志》编委等
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理事
孙永琨教授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从事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肿瘤内科治疗
负责和参与多项抗肿瘤新药的I~IV期临床研究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道肿瘤多学科(MDT)分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
孙永琨教授:首先祝贺这项研究获ASCO-GI壁报展示,并入选PosterHighlightSession,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当初设计这个研究的初衷是想解决哪些临床问题?
依荷芭丽·迟教授:在当初设计这项研究时,晚期结直肠癌二线以上的标准治疗有限。研究开展时,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二线尚有标准治疗,但三线仅有国外瑞戈非尼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早先,在我们的安罗替尼的Ⅱ期临床研究中纳入了3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初步证实了安罗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因而,我们设计了这项安罗替尼在晚期结直肠癌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孙永琨教授:ALTER研究的治疗方案具体是怎样设计的?本次ASCO-GI大会中,ALTER研究主要公布了哪些结果?其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与同类药物相比如何?
依荷芭丽·迟教授:ALTER研究是一项双盲的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主要纳入既往接受过≥2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年龄≥18岁,ECOGPS0~1分,肝肾功能及造血功能良好。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组,分别使用安罗替尼(12mg/d,d1~14,q3w)+最佳支持治疗与安慰剂+最佳支持治疗。安罗替尼组为例,安慰剂组为例,治疗至患者出现肿瘤进展或患者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图1)。患者出组后,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33.7%和50.4%的患者接受了后续治疗。
图1.研究设计
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和生活质量(QoL)。最终研究结果显示,在中位PFS方面,安罗替尼组为4.14个月,而对照组为1.45个月,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图2)。安罗替尼组与对照组的ORR分别为4.26%vs0.73%,DCR分别为75.9%vs30.7%,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表1),此外在RAS/BRAF野生型亚组中,安罗替尼组中位OS为11.0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6.7个月,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图3)。安罗替尼组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表2),与目前上市的同类药物基本相同。
图2.安罗替尼组与安慰剂组的PFS比较
表1.安罗替尼组与对照组ORR、DCR比较
图3.安罗替尼组与安慰剂组在RAS/BRAF野生型亚组中OS比较
表2.安罗替尼组与对照组的安全性结果
因而我们的研究结论为,安罗替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位PFS,而且耐受性良好。而在亚组分析中,RAS/BRAF野生型患者可能从安罗替尼的治疗中获益,当然我们还需要在未来进行医学更深入的机制探索或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孙永琨教授:您对安罗替尼在肠癌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有怎样的期待?
依荷芭丽·迟教授:目前对于晚期结直肠癌,三线及三线以上的治疗主要有瑞戈非尼、呋喹替尼以及化疗药物TAS-。安罗替尼作为一种抗血管生成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其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PFS及安全性上均与其他已经上市的药物基本一致。未来,安罗替尼在RAS/BRAF野生型患者中的疗效也需深入研究。目前对于抗血管生成的小分子TKI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单抗的联合,研究已经证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未来安罗替尼或可与PD-1单抗联合进行相关的研究。
会议预告责任编辑:Linda排版编辑:Grace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40多岁女子肚脐长痘1个月后爆长,跟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