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筛查结肠癌,又不想做肠镜检验科老师告诉

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feedsearch.net/feidian/3400.html

▲点视频,看专家科普

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因素排名第4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时,80%为中晚期,早期诊断的比例仅为11.8%。

为啥子会这样呢?是因为大便次数改变、便血、粪便变细、排便费力、腹痛等等这些早期症状没有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

而早期结直肠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晚期则不足10%。这个看起来吓死人的数据,其实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结直肠癌要早发现,早治疗。

年的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指出,50-75岁的人,无论有没有症状,都要每年去筛查一下。而有肠息肉史、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本人得过其他癌症等高危因素、生活习惯不大健康的患者,可就要更注意一些。如果都出现了最开始说的那些症状,朋友,医院去做检查!

那要怎么去检查到底有没有结直肠癌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肠镜。没错,就是那个让人有点羞羞的,会有东西从肛门捅进身体的那个检查。

肠镜可以通过头部的摄像头直接的观看肠管内的情况,所以能发现很早的病变。

但问题就来了,这个检查不仅让人羞羞的,而且做起来是真不舒服。如果是去做全麻的肠镜,排队也排的让人很痛苦。这就导致虽然肠镜确实是个很好的方法,但愿意去做,且愿意每年持续去做的人真的很少。

既然肠镜是个群众们都不大喜爱的方法,那,有没有可以替代肠镜的,抽抽血,化化验就能解决的方法呢?

有的!今天,我们请医院检验科的秦进老师,来告诉我们,结直肠癌的筛查方法。

秦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第一种检测方法:粪便潜血试验。

潜血,顾名思义,就是“潜藏的血”。其实就是测定是粪便中的血红蛋白,也就是有没有出血。

因为,早期的结直肠癌就会造成肿瘤部位出血,造成粪便潜血阳性这最为常见的结直肠癌早期指标之一。而且便宜,实用、操作简单。

但是要注意,结果阳性不一定就是肠癌。因为消化道出血原因也很多,要排除痔疮、胃溃疡出血等各种各样的原因。

所以在做这个检查之前——

●不要服用一些可刺激胃肠道隐性出血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

●女性尽量避免月经期检测;

●近期有血尿或口鼻腔出血也不行;

●还有一点,检查之前不要吃猪血鸭血!

粪便隐血这种方便、经济的检查方案,在筛查结直肠癌中应用的非常广泛。

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检测结肠癌的手段,比如粪便DNA检测。

这是一种基于结直肠癌细胞一些基因突变研究出来的检测方法,它具有无需限制饮食、无创等优点。

美国多个权威组织推荐将其应用于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早期筛查,推荐周期为3年1次或1年1次。在区别良性病变和结直肠癌上有先天性的技术优势。

最精确的粪便DNA检测已经能达到90%左右的敏感性,比粪便潜血试验高出不少。但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比较贵,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推广。

另外,还有CEA、CA19-9、CA这些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方式是直接抽一点血,看里面有没有问题。

这些指标不仅对结直肠癌的筛查有一定的帮助,还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发展,手术后复发的预测。

比如CA19-9若是正常的U/ml,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结直肠癌的转移!

Septin9甲基化检测也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检查,也可以用于早期筛查结直肠癌,其敏感度在80%左右,也比粪便潜血试验高。

就是……Septin9甲基化检测也有点贵……

说了这么多

就有人要问了

哎呀,说了这么多

到底要选哪个检查嘛!

其实啊,包括肠镜在内的等等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选择,都要注意这么几个原则:

1、要看你到底喜不喜欢撒!要是你觉得把肠镜duo进去没啥子,也不贵,那肠镜就也很适合你。

2、自己的健康状况。比如,肠镜是要吃泻药的,要是你吃了泻药之类拉倒昏天黑地,那可能肠镜就不是你最佳的检测方法。

3、能不能做到这个检查,愿不愿意一直做到这个检查:比如说,可能你去的体检中心并没有开展粪便DNA检测,你扭到起非要做,肯定也是不得行的撒。同样,要尽量以后都用这个指标来随访,不要今天想到起做潜血,明年子想到起非要做个Septin9,那哪个晓得你到底这一年来有没有变化哦。

在这里,来自检验科的秦老师要给大家再强调一个问题!大家不要每次看到指标上头那个向上向下的箭头就心理发慌。

因为这个上下箭头的依据是“参考值”,代表大多数人是这样。但小部分人,还真就不在这个范围内!很有可能虽然检验报告上下标了箭头,但可能你真的没啥事情。

而且这个检测也只能反映当时的情况,有可能第二天做也就没事了。所以啊,看到有箭头,一定要和医生咨询,不要乱去网上搜吓自己!

把话说回来,预防结直肠癌也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及时补充水分、规律排便、保证充足的睡眠、不抽烟、每天规律运动、每年规律体检……

总之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by/3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