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让晚期结肠癌患者重获新生
79岁的李女士,原来是结肠癌患者,5年前出现咳嗽、胸疼不适等症状,在家自服感冒药多天后才看医生。当地诊所医生按“上呼吸道感染”为她输水治疗后,其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加重。
后来,李女士的家人医院肿瘤诊疗中心向中心主任徐志巧求医。经过胸腹部CT及穿刺病理,李女士被确诊为“结肠癌肺转移”。按照徐志巧为她精心拟定的治疗方案,医院肿瘤中心接受半年治疗后出院,截至目前已经健康生存5年多。
徐志巧,主任医师,教授,医院肿瘤诊疗中心主任,开封市肿瘤专业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医学会肿瘤专科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放射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康复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细胞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开封市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会主任委员,开封市医学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开封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
李女士入院后首先做了结肠癌和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查、胸腹部CT扫描,发现结肠癌原发部位无异常,但肺部有一个占位性病变,考虑是结肠癌肺转移或者肺部第二原发癌。经过与患者沟通,对肺部病灶进行穿刺病理学诊断,李女士被确诊为“结肠癌肺转移”。徐志巧为李女士拟定了“靶向药物联合二线标准化疗”的治疗方案。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经过6个周期的治疗,病灶完全消失。这次靶向治疗获得了慈善机构的赠药,此后仅用靶向药物维持治疗。李女士每次来院复查,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
结合李女士的案例,徐志巧指出,恶性肿瘤治愈的关键在于“三早”。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肿瘤治愈率就高。她建议大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体检,一次普通体检,一次防癌体检,尽早发现发生疾病的高危因素,及时逆转。
徐志巧还说,对于复发或转移性的晚期恶性肿瘤,原来很多人会选择放弃治疗。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有效的治疗手段日渐增多,精确放疗、个体化化疗、免疫治疗等手段在临床不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基因监测指导下的靶向精准治疗药物的应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部分晚期病人延长数年的生存时间。晚期肿瘤患者,经过科学检查、正确治疗,可以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部分病人甚至可以长期健康生存。
为您推荐:
放屁次数增多,还伴有大便不成形,可能跟这几点原因有关系
45岁男子肠癌离世,一旦排便出现“4种”症状,及时检查,莫拖延
一天排便几次是恶癌先兆?结直肠癌的4大征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这种癌症没有特异性症状,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