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二院成功开展医院首例结肠镜下内镜粘膜

近日,喀什二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一名中年病人施行结肠镜下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再次填补了我院的技术空白。

该病人因多年便秘、血便到我院就诊,恰逢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张尧教授在我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他亲自为病人进行结肠镜后发现病人距直肠10cm处有1枚2.5*2.0cm平坦性不规则结节样隆起,表面充血糜烂,界限清晰,诊断为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随后张尧教授与内镜医护团队进行了术前讨论,详细分析病情,并根据病人情况,决定施行结肠镜下ESD术切除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做好充分准备术前事宜,张尧教授与内镜中心雪来提·艾孜木主任密切配合,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结肠镜下结肠侧向发育型腺瘤ESD治疗术。两位专家配合默契,用娴熟的手法进行了标记、粘膜下注射、剥离病灶,一气呵成完整的切除了巨大腺瘤(2.5*2.0cm),且创面小,术中无出血,整个过程病人在清醒状态下无明显痛症。术后2天病人开始进食,大便正常,无便血,在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护理下,该病人已顺利康复出院。

据上海援疆专家、消化内科副主任朱琦介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主要适用于消化道(食管、胃、结直肠)疾病的切除治疗,包括大于两厘米范围的早期癌及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物(间叶源性肿瘤、异位胰腺、脂肪瘤、类癌等)和巨大平坦型、侧向发育型肿瘤等等。相比传统手术而言,ESD技术属于内镜下微创伤手术,病人更易于耐受,并具有经自然腔道进镜,不改变正常解剖结构;切除深度充分,病变切除完整;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内镜医师可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和组织类型来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既能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组织结构及功能。

近年来,在上海医疗援疆工作的大力支持下,喀什二院消化内镜中心诊疗技术不断提升,加快推动科室了医、教、研全面发展。年,新疆地区消化道早癌诊断与治疗多中心协作组喀什分中心落户我院,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将全力打造的喀什地区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心及内镜微创外科诊治中心为重点,以“健全功能、扩大影响”为目标,以内镜诊疗技术为基础,以开展消化道早癌诊治为突破,形成以专科疾病为中心,涵盖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及相关亚专科的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消化疾病诊治中心及内镜微创外科中心,进一步扩大喀什二院消化内科在南疆地区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为南疆各族病人提供更好的诊疗和服务。

此次结肠镜下ESD术的成功开展,意味着我院消化内科内镜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填补我院相关领域的空白,为广大病人带来了福音的同时,医院实现“南疆医学高地”的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你可以这样找到我们。用我们最真挚的热情为您提供每一次服务!在这里,感谢您的分享与转载!

一、搜索我们的

二、搜索我们的名称:新疆医院

三、让您的朋友扫描我们的







































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by/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