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圆满承办ldquo中医肿瘤病机理
主题: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传承与创新培训班
时间:年12月9日-10日
地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
主办及承办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究室;江苏省抗肿瘤验方研究与产业化工程实验室。
报告人员:扬州大学刘延庆教授;中国医院华海清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程海波、叶放、史丽云教授;医院张晓春主任;中科院-医院王跃祥教授;医院许尤琪主任;医院尤建良主任;医院徐景毅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陆茵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张旭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杨烨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曹萌研究员。
12月的南京正值初冬,飘落的枫叶装点着大地,本月8日-10日,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究室、江苏省抗肿瘤验方研究与产业化工程实验室承办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传承与创新培训班”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盛大召开。
首先本次学习班的牵头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程海波教授主持了培训班的开幕式,扬州大学刘延庆教授为培训班致开幕辞,费忠东、史丽云、赵霞教授分别致辞。
虽然气温接近零度,但依然挡不住培训班会场内热烈的学术氛围,本次培训邀请了扬州大学刘延庆教授、中国医院华海清主任等不同领域专家学者们,他们的思想碰撞为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传承与创新带来了新的思路。
中国医院华海清主任与大家探讨了从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崛起看中西医学治疗理念的融合的报告,他认为分子靶向药物的兴起引起了许多肿瘤治疗理念的变化,这些理念与传统的中医治疗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去领会,去探讨。以人为本的综合治疗已成为肿瘤病人的基本治疗策略。无论是中医的辨证论治还是分子靶向治疗,个体化治疗是提高恶性肿瘤疗效的最根本的方法。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是治疗恶性肿瘤追求的根本目标。中医药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扬州大学刘延庆教授,做了中医药干预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的报告,他从分子水平揭示了COE抑制人食管鳞癌干样细胞侵袭转移的主要机制为COE抑制DJ-1调控线粒体发生及能量代谢,其可能机制为DJ-1调控线粒体发生及能量代谢,从而促进食管鳞癌干样细胞的侵袭及转移能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程海波教授介绍了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学术思想创建的中医癌毒病机理论体系,揭示了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创制了治疗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促进了癌毒病机理论体系的临床应用,提高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该项目创建的中医癌毒病机理论体系,在中医肿瘤理论与辨治方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对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提高中医肿瘤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京中医药大学叶放教授对周仲瑛教授病机辨证学术思想及辨治肿瘤理念进行了解读,他介绍周仲瑛以病机辨证为核心学术思想,提出辨治肿瘤12个理念,从不同层次与角度对中医药防治肿瘤相关学术与临床研究都具有建设性指导价值,值得仔细感悟。
南京中医药大学史丽云教授,做了癌毒病机与免疫代谢调控的报告,包括癌毒与肿瘤发生,癌毒与肿瘤代谢,癌毒与代谢抑制等方面内容。医院张晓春主任对肺癌中西医进行辨期论治,他认为中医的特色为“全程化管理”和“一体化治疗”,从宏观上解释了如何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怎样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中医优势。中科院-医院王跃祥教授进行了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演进的分子遗传机制及干预策略的报告,他认为KIT的突变使靶向治疗产生了耐药性,而DMD基因可以防肿瘤扩散。医院许尤琪主任,做了食道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的报告。
医院尤建良主任将其团队基于临床实效的大肠癌中医治法创新体会进行了汇报,并介绍了“微调平衡治癌法”“隧道逆癌疗法”等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及新思路。医院徐景毅主任,做了中西医融汇治疗晚期肺癌的报告,分别从中西医两个方面介绍了晚期肺癌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会议第二天上午,南京中医药大学陆茵教授,做了名为《基于生物网络调控下的活血化瘀中药与肿瘤转移》的报告。于报告中,她指出:临床上,治疗肿瘤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可能与肿瘤转移有关;同时她指出中药的作用特点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其网络调控效应;她结合以上两点探讨了基于生物网络调控下的活血化瘀中药与肿瘤血管生成、癌栓形成与转移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部分活血化瘀药可能具有促进肿瘤转移,另一部分则具有抑制作用的结论。
南京中医药大学张旭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她从EMORYUNIVERSITY医学院带回的高通量高内涵实验方法,并和与会人员分享了她研究周氏克金岩方、麦门冬合千金苇茎汤的经方-化合物-高通量高内涵实验的科研思路和设计;并于此次实得出了其中的成分OP-B具有抗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结论。
南京中医药大学杨烨教授,做了名为《多发性骨髓瘤靶标发现与多维干预》的报告,他指出BTK可以作为骨髓瘤干细胞的特性基因,影响骨髓瘤干细胞的耐药、吸附及破骨细胞的分化;并与会上提出了MK2基因可以作为骨髓瘤复发、耐药的新研究方向。
南京中医药大学曹萌研究员,做了名为《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的报告,他指出黄芩汤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有效治疗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并预防炎癌转化。
讨论环节许多学员就自己的研究领域与专家们进行激烈讨论,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结语: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程海波副教授主持了此次学习班闭幕式,并对培训班内容进行了总结致辞:今天的培训班内容不仅促进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进行了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传承与创新,加强了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国内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也给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带来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程海波教授从培训人员准备、学习氛围等方面高度评价了本次学习班,并期望学习班可以延续下去,再创新高。
撰稿人:吴艳级硕士;郭天灏中医学班;陈舒韬中医八班
图片拍摄:吴艳级硕士
稿件审阅: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肿瘤研究所)李文婷老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肿瘤研究所)简介
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培育点成立于年,是江苏省教育厅第二批建设培育点,中心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协同北京医院,中国医院,南京中医院,医院,美国EMORYUNIVERSITY,哈佛大学医学院,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七家单位,中心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两个省优势学科,旨在建立资源共享、协作攻关、优势互补的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学术中心。在中心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研究所于年11月23日做为独立的机构正式成立,作为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的实体依托,研究所和中心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杏林友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医院专家出诊表12月4
- 下一篇文章: 6月4日6月10医院专家坐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