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预防与中药治疗
当人体长期受到某些因素的作用,如激素平衡失调、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以及神经精神因素的刺激,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就会发生一系列质的改变,出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新生物,它与正常组织细胞不同,即不按照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规律生长,不受约束和控制。这种异常的细胞团就是肿瘤。依据肿瘤对患者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某一组织类型的肿瘤,如其普遍规律是膨胀性生长,不侵犯邻近组织,不转移,不危及生命,即为良性肿瘤,反之则为恶性肿瘤。
一、哪些人容易患恶性肿瘤?
医学研究证明,下列十类人群比较容易得恶性肿瘤,应及早防范:
㈠常喝很热的浓茶者:经常饮用高温(80℃以上)浓茶水,不但易烫伤食管,形成食管慢性溃荡,茶中的鞣质由于在损伤部位沉积,更易刺激受伤食管上皮细胞,促使慢性溃荡经久不愈,导致癌变。
㈡经常熬夜者:癌细胞是在正常细胞裂变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夜间是细胞发生裂变最旺盛的时期,如果夜晚睡眠不足、人体抗病能力降低,就很难控制细胞发生变异而形成癌细胞。熬夜者为提神常吸烟、喝咖啡,也易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人体。
㈢经常憋大小便的人:尿液中含有一种致癌物质,能侵犯膀胱肌肉纤维,使其癌变。大便中有害物更多,硫化氢、粪臭素和其他致癌物,若经常刺激肠粘膜,也会导致癌变。
㈣过敏体质者:美国科学家调查了近4万人,凡是有哮喘和对某些药物或化学试剂过敏的人,比无过敏者更易发生癌症。如有过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30%;有过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41%。
㈤胆固醇过低者:一些专家认为,血清胆固醇过低的,其结肠癌发生率较高,血清胆固醇低于19毫克/升的人,其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3倍以上。
㈥偏吃肉食者:美国哈佛大学专家发现,每天以猪、牛、羊等畜肉为主食的人,患肠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几次少量肉食者高2.5倍;患胰腺癌的危险性也随食入肉量的增加而增加。
㈦肿瘤患者的子女:现代遗传学研究认为,人类癌症的发生约85%以上与环境因素有关,有些人对某些癌症有一定易感性。癌症患者的后代患癌的风险高出一般人群。如胃癌患者的子女遭受癌症之害的机会,超过其他人的4倍。母亲患乳腺癌,其女儿“重蹈覆辙”的概率也高于健康者。家庭中如果父母有患结肠癌的,其子女往往会有半数患结肠癌。据日本学者对肺癌遗传因素调查发现,患鳞状细胞癌者,有家族史的占38%;患肺小细胞癌者,有家族史的占58.3%。
㈧夫妻一方患癌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夫妻双方同时或先后患癌的现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称为“夫妻癌”。专家认为,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为其祸根。
㈨高血压患者:高血压虽不能直接导致癌症,但是两者的发生有着共同的机制,如肥胖、嗜酒、吸烟、吃盐过多,既能使血压升高,也能诱发癌症。所以积极防治高血压也能降低患癌风险。
㈩维生素缺乏者:瑞士专家认为,体内保护性维生素少的人,易受癌症侵犯;维生素A缺乏者,罹患肺癌的危险增加3倍;胡萝卜素缺乏者,罹患胃癌的危险增加3.5倍,食管癌、肾上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倍;在维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
腔癌、皮肤癌、子宫颈癌、胃癌、肠癌、肺癌的发生率都有所增加。
二、恶性肿瘤一般有哪些主要的早期表现?
各种恶性肿瘤由于发病部位不同,肿瘤的恶性程度不同,以及所处疾病阶段不同,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但是,一般恶性肿瘤又都有一些特征性的表现。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这些特征性报警信号,以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一)四十岁以上,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以上,逐渐消瘦,面色变差,伴有食欲和体力减退,应当找医师进行仔细地体格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二)慢性咳嗽,痰中带血,要排除肺部恶性肿瘤。
(三)中年以上,胃脘痛,伴有消瘦,需要注意是否有柏油样大便;如有呕吐,注意吐出物中是否带血。注意排除胃癌的可能。
(四)如果平时大便很规则,突然出现便秘,要注意粪便是否变形,是否变细,是否变扁,是否带血。注意排除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可能。
(五)中年以上,出现血尿而无痛,要仔细检查,以排除泌尿道恶性肿瘤的可能。
(六)妇女更年期后,月经已经停止,如果出现阴道出血,必须认真检查,以排除子宫颈癌的可能。
(七)中年以上妇女,乳房出现肿块,要认真检查,排除乳腺癌可能。
(八)五十岁以上的男性,许多人患前列腺肥大,应当每年作肛门指诊,检查前列腺。如发现前列腺肿大,而且有坚硬的结节,要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
(九)皮肤、口腔粘膜或舌头上出现溃疡,长期不愈合,要排除皮肤癌、口腔癌和舌癌的可能。
(十)身体任何部位的黑痣,如果迅速增大,或者溃破,要警惕黑色素瘤的可能。
(十一)身体任何部位出现肿块,如果增大迅速,或者数量增加,要迅速就医,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十二)比较长时间声音嘶哑,逐渐加重,用抗菌消炎治疗无效,须请耳鼻喉科仔细检查,排除喉癌可能。
以上十二种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可能性的指诊,当然不是全部。只要您发现任何溃疡、肿块、出血长期不愈,或者恶化很快,都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迅速就医,查个水落石出,以免延误病情。
三、怎样预防恶性肿瘤?
许多科学研究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能治愈;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使剩余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癌症预防一般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三个层次,其最终目的就是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㈠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病因预防。预防癌症首先的策略是防止各种致癌、促癌因素影响人体,同时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这是最理想的预防途径和方法。大量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结果证明,多种致癌、促癌因素主要来自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按其来源可分为饮食(30%~35%)、吸烟(30%~32%)、病毒和细菌等感染(10%)、性生活(7%)、工业污染(6%)、酒精(3%~4%)、辐射(1%)、其他(6%)。这些因素可以通过改造有害环境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来消除或减少,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吸烟是致癌的重要因素,80%的肺癌是由吸烟引起的,吸烟还与口腔癌、咽癌、喉癌、胰腺癌、食管癌、膀胱癌有关,并能引起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饮食对癌症的预防也很重要。不良的饮食习惯与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等消
化道癌有关。
运动对癌症的预防也很重要。运动能使人吸收比平常多几倍至几十倍的氧。美国的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通过气体交换,可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即使得了癌症,身体康复较快,生存期也较长。
情绪也与癌症的发生有关,终日郁郁寡欢、过分压抑自己情感的人患癌的机会多。所以保持好心情也有利于防癌。身体患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思想上患癌。我们应科学地看待癌症,癌症并非是绝症,而是一种慢性病,大部分癌症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通过多种方式综合疗法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绝不像心脑血管疾病那样凶险,可以在短时间内夺去人的生命。世界各地肿瘤高发区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致癌、促癌因素,而癌症患者仅占千分之几,90%以上的人不发生癌症。这一事实说明正常人体具有完整的免疫系统,它为人体提供了足够的抗癌能力。因此加强锻炼,合理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对预防癌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㈡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就是预防癌症的发展,及早发现,争取治愈。其关键在“三早”。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证明,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癌症是可治愈的。
㈢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的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目前癌症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根治办法。现在临床上应用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西医西药和中医中药)、生物治疗等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各有各的适应证和治疗原则,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地选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应用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于中晚期癌症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四、中药及其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占有何种地位?
中医中药在增强人体生命力,提高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如果能将中医中药治疗与手术、放化疗结合,安排合理,发挥各自的优点,能起到增效减毒作用,更好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肿瘤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缓解期及康复中,常遗留一些上述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如免疫功能低下,精神萎靡、食欲较差,骨髓、肝肾功能不良等问题。这时若辅以中医中药,发挥其优势,能促进患者食欲及全身状况的改善,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及各器官功能的恢复,而身体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恢复又可以增强患者治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病情稳定和康复。
对不适合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的患者,中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尽可能控制癌肿,同时改善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具体的处方用药,将由专业中医师,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搏等辨证施治,以达到既扶助正气,又要控制肿瘤的目的。(胡琪祥)
作者简介:胡琪祥,医学博士。早年跟随中医血液肿瘤学奠基人吴翰香教授学习,在血液肿瘤科工作多年。后又跟随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及全国名老中医颜乾麟教授学习,系统掌握“衡法”理论在血液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临床擅长运用中药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消化、呼吸系统的恶性肿瘤等。
白癜风注意什么北京哪里治白癜风病好- 上一篇文章: 必读炎性肠病外科百年发展历程
- 下一篇文章: Cancer杂志年终大盘点2015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