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是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2位。
01
结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结直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直肠和乙状结肠癌加在一起占大肠癌的60%以上。
大多数肿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也并未完全阐明,但从大量资料分析来看,其发生可归为环境因素与内在因素两类原因。
结直肠癌的内在因素为遗传物质的改变(染色体结构与数目改变及基因分子改变)。国内外数十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关系密切。
结直肠癌的主要癌前疾病为结直肠腺瘤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其中,结直肠腺瘤占全部结直肠癌癌前疾病的85%-90%,甚至更高。腺瘤体积愈大癌变率愈高,当腺瘤直径超过2cm时其癌变可能即达30%,而直径小于0.5cm腺瘤癌率仅为1%。
结直肠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饮食习惯与致癌物质的刺激。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与以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为主的饮食习惯有关。
高脂食物可刺激胆汁酸的大量分泌,使进入肠道的胆汁酸与胆固醇明显增加,二者的代谢产物与致癌物质多环芳香烃的结构相似,极有可能有致癌作用。
而高纤维素可刺激肠道的蠕动,减少肠内致癌物在肠腔内的停留时间和刺激作用,同时可降低肠腔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减少其危害性。
因此减少肉类、脂肪、动物内脏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谷物和粗粮的摄入可以减少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致癌物质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胆汁酸与胆固醇的代谢物,亚硝胺是导致肠癌发生的最强烈致癌物质,是四大食品污染物之一。亚硝胺类化合物是诱发胃肠道肿瘤的重要物质,二者广泛存在于腌制、熏制及加工肉类(主要是指加工的四条腿的动物肉)食物中。蛋白质经高温热解后会产生甲基芳香胺也属于致癌物质,因此油煎、烘烤食物均有致癌作用。
而香烟中的肼类化合物、和苯并芘都有诱发结直肠癌的作用。另外,有一些研究感染幽门螺杆菌、梭杆菌属细菌及其他的一些潜在传染病原体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
此外,饮酒、糖尿病、缺乏运动、代谢综合征、肥胖或高BMI、年龄(大于50岁)等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02
哪些人容易患结直肠癌?
①免疫法大便潜血阳性:需行2次,间隔1周,任意1次检查阳性;
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③本人有癌症或肠息肉史;
④符合以下任意2条者:
a.慢性便秘;
b.黏液血便;
c.慢性腹泻;
d.慢性阑尾炎;
e.精神刺激史;
f.慢性胆道疾病。
03
如何及早发现和重视危险信号?
经常察看粪便是否带血?
说起便血,很多人都会想到痔疮,其实便血也可能提示消化道存在其他方面的隐疾,甚至可能是肠道恶性肿瘤的信号。因此,直肠癌病例在初期很容易会被误诊为痔疮。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便血是直肠癌?它和痔疮有怎样的区别呢?
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它的血液是鲜红色的,而且不会有黏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而且一般颜色也要比痔疮的血液的颜色要深一点!如果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医院进行详细的专科检查,比如肛门指检、结肠镜检查等。
大便习惯是否有所改变?
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次数或者便意增多。腹泻的患者如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由于直肠肿块及其癌肿溃疡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
大便性状是否改变?
比如大便条形变细或成扁平状,可出现大便变稀、经常不成形,大便越来越细,大便带血和黏液等情况。
是否腹部隐隐作痛或有其他不舒服?
腹部可能有位置不固定的阵发性胀痛,隐痛伴有明显的肠鸣音等等,还有出现便秘或交替出现便秘、腹泻的情况,腹部摸到包块。
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
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是肠道问题,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01
乳腺癌10大认识误区,你中了几条?
02
关于骨癌的5个真相,可能颠覆你的认知!
03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没有多少人知道屁多也生癌变屁也分三六九
- 下一篇文章: 病例分享丨赵磊教授合并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