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你生命的续航原创
红门医事80
大红门(行医必精)
年10月28日
北方的秋末毕竟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季节,清晨出去寒风吹的整个肺凉巴巴的。有一友人,一家三口脾胃虚弱,症状不一样,有寒,有瘀,有虚。通过脉象看还有五分之一工作着,那三分之一捣乱,还有一份睡觉不做事情。抽出一段时间好好研究一下,帮助友人改变现在体质症状。为什么这样说呢?脾胃与人寿限长短有很大的关系。按照传统思路讲一讲,补一点脾胃与寿命的知识。
重点我先叙述一下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为什么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因为它是水谷之海,气血之源,是维持人体正常活动的营养加工厂和运输的脏腑。
脾胃居于人体中焦,相互为表里,脾胃脏,胃为腑;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脾主升;相互分工合作,使浊气下降,清气上升,维持着人体的饮食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出。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主肌肉,开窍于唇,主运化水湿,脾统血,上下眼泡属脾,脾喜燥恶湿。
现在的许多病势吃出来的,一日三餐,饮食不科学,不规律,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冷热刺激,偏食,营养不均衡,吃得过饱,都会伤及胃肠。再加上有些人长期服药刺激,损伤了胃黏膜,发生了一些病症,如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窦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球部溃疡,胃出血及急慢性肠炎,结肠炎,便秘等胃肠道疾病。
肠胃不好所引起的病症
中医非常重视脾,但许多人都不知晓临床出现哪些症状是脾的缘故或者和脾有关,分析如下:
(1)毛发干枯,脱发;(2)口腔溃疡;(3)下眼脸肿大,俗称“卧鱼”;(4)嘴唇干裂;(5)嘴唇暗紫,有唇线;(6)舌体肿大或舌苔厚腻;(7)头昏眼花,记忆力减退;(8)心肌缺血,脑缺氧;(9)神经衰弱,失眠;(10)免疫力低下,亚健康状态;(11)贫血;(12)血脂高,高黏血,脂肪瘤;(13)食少体胖;(14)不思饮食,食后腹胀;(15)腹满有力,爱放屁;(16)疲倦,乏力嗜卧;(17)肢体沉重,举臂迈腿无力;(18)肌肉松弛,重症肌无力;(19)胃下垂,子宫下垂;(20)无名低热,疲倦所致;(21)多谈,痰延涌盛;(22)脚气,湿疹;(23)妇女经少而色淡;(24)月经淋漓不尽,经期延后;(25)大便头起干,后变软;(26)大便溏稀,不成形;(27)产后失血性便秘;(28)脾胃不和——常嗳气。
我们列举了临床上常见的一些属于脾胃方面的疾病和症状,不难看出呵护脾胃的重要性,也就更进一步知道了中医为什么称脾胃为后天之体的道理。
脾胃好的人,胃能给你收进来很多营养,脾又能很善于把这些营养合理地分配到全身各处;脾胃不好的患者,进门不用号脉,都在脸上写着,面色灰黄,甚至发青,腿部浮肿。原因是五谷精华不能上浮于面。
脾好的人都高寿,清代乾隆皇帝就是位高寿的皇帝,在皇家御医保健中他没有以往像其他人调肾而且重点调脾。
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提出“后培中土,扶阳抑因”理论来通过调理脾胃,来辅助治疗其他疾病的思想。曾经在医学著作《四圣心源》中记载经典方剂------黄芽汤。以人参、芡实、山药为主等22味中草药配伍而成,对许多疾病都能产生调理的效果。尤其是食欲差、腹胀、大便不成形、便秘、便溏、身体消瘦、体虚乏力、甚至气血双亏、贫血的人等有明显的改善。
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及影响
脾胃有病还会造成其他脏腑的疾病与症状。反过来也会受其他脏腑的病变的影响。下面简要举几条:
(1)知肝实脾,意思是说肝一旦有病,则需要加强对脾的保护。如重症肝病、脂肪肝、肝硬化、转氨酶增高、黄疸型肝炎、会出现肝腹水,引起脾大,脾出血,脾切除。
(2)脾肾阳虚会造成五更泻、大便溏稀、不成形、尿频尿急、前列腺炎、膀胱炎、尿失禁。
(3)脾与心。子母关系,脾统血,脾虚易造成血虚,容易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脏类疾病。
(4)脾与肺。脾乃肺之母亲,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脾虚必带来肺虚,会导致肺部一些疾病的发生。调肺必先调脾。
所以,中医治病调理五脏,五脏调理脾为先。
胃好比粮仓,是供给身体营养的源泉
《黄帝内经》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认为脾胃好比一个粮仓,负责把饮食物化生成营养物质营养全身。胃主受纳消化水谷饮食物,胃通过蠕动而具有降浊的功能。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脾通过转输精微物质而具有升清的功能。
饮食物摄入后必须经过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转输,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传导变化,三焦的气化作用,膀胱贮藏与排泄等,脾胃一脏一腑、一升一降相互配合,与小肠、大肠、三焦、膀胱等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对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排泄的全过程。
脾胃在人体中位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转输的枢纽,脾胃功能正常既能够协调上焦心肺的功能,又有助于维持下焦肝肾功能的正常发挥。
五脏虽然内藏于胸腹腔内,但是五脏的功能活动情况,却可以通过人体外在组织、官窍等表现出来。五脏与体表组织的关系分别是:
心,对应的是面、血脉;肺,对应的是毛、皮肤;肾,对应的是发、骨骼;肝,对应的是爪(手指、足趾)、筋膜;脾,对应的是口唇四周、肌肉。
脾开窍于口,主肌肉四肢。脾的功能正常,人的食欲才能正常,口也能准确地分辨出各种味道,全身的肌肉坚实均称、富有弹性,四肢的运动功能也会强劲有力。因此,要想身体壮,首先要把脾胃调养好。只有脾胃好了,才能把吃喝进去的饮食物及时化生成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部组织器官,才能真正实现营养好。
法国有个抗击厌食症的“皮包骨”模特伊莎贝尔·卡罗,她原来是一名喜剧演员,13岁患上厌食症,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她的脾胃这个粮仓已经空空的了,供给身体营养的源泉日渐枯竭。身高1.65米的她,体重却只有30公斤左右。可惜年仅28岁的她,就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可见脾胃不分家,养好脾的同时也要养好胃。巳时是脾经值班,不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常脾胃并称。中医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理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的范畴。
在五行中,脾属土,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顾,土能生化万物。脾与胃,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素问·灵兰秘典论》讲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作仓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营养物质,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先天非常好,如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久之就会多病减寿。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而要完成上述功能,脾与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应相互协调,才能正常发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的运化有赖于胃阳的动力,胃的受纳有赖于脾阴的资助,而且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完成纳运过程。脾恶湿故多湿证,胃恶燥故多燥证,临床常见脾虚湿困、胃阴不足者。
胃主降浊。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进入小肠,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故胃以降为和;脾主升清,脾气上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输布到全身发挥其营养功能,故脾以升为顺。
脾与胃居于中焦,是升降的枢纽,其升降影响着各脏腑的阴阳升降,因此脾胃健运,脏腑才能和顺协调,元气才能充沛。所以,在调理机体时尤其注意调理脾胃气机。
脾胃居中土,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脾胃有病很容易影响其他脏腑,肝、心、脾、肺、肾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脏对五行,很容易出现相生相克的疾病传变现象。所以《慎斋遗书》有言:“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
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反之,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亦因此而失常,故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很多人问我;傅老师,您为什么始终如一这样不胖不瘦,有什么秘诀没有!
我实话实说:我很少吃饱饭,从来不偏食,不嘴馋。有条件早晨必是灵芝(广西金秀野生的排毒,狂杀癌细胞),枸杞,小米粥二碗。把脾搞好很重要。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云南治疗白癜风- 上一篇文章: 人体各个系统对症及完美配方大全收藏
- 下一篇文章: 肺部结节肿瘤五院专家告诉你肺部小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