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大讲堂专访肿瘤医院医疗质控

  主持人:大家好,“肿瘤防治大讲堂”又和您见面了,我是文彦。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肠癌”。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一项数据显示,去年我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上升到了第二位,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高发。

  主持人: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大肠癌?今天我们演播室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教授,邀请王教授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如何科学有效的预防大肠癌,王教授,欢迎您做客人民网,那么什么是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王东林:首先要大概向大家介绍一下人类肠道的结构,人的肠子分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大肠又由结肠和直肠组成,这个肿瘤如果发生在直肠,我们就称为直肠癌,如果发生在结肠就叫结肠癌,我们把结肠癌和直肠癌统称为“结直肠癌”,又叫做“大肠癌”,所以我们所说的结直肠癌和大肠癌是一回事,只是结直肠癌显得更规范一些。

  主持人:在专业的角度可能是一种医学术语,统称为“结直肠癌”,通俗一点叫“大肠癌”。

  王东林:其实我们平时还有一个简单的称呼叫肠癌,基本上也是指结肠癌或者直肠癌,我们知道小肠得癌症的几率非常低,叫做罕见,所以一般来讲肠癌就指大肠癌。为了简便,我们说大肠癌、肠癌、结直肠癌都差不多。

  主持人:那么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到底高不高?

  王东林:按照发病率高低有一个排位,比如肺癌是占第一位的,结直肠癌原来在肿瘤排位大概在五、六位。但是进入年以后,我们国家的结肠癌是明显上升,靠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就是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是排在了第三位,个别地区可能是第四位,这要看有的高发地区、低发地区,城市、农村有一定区别。但总体来讲,结直肠癌排在第三位,无论是死亡率还是发病率。

  王东林:在重庆的情况刚才我讲了,不同的地区会有一点差异,比如有的地方高发区,有的地方低发区,重庆应该说是结直肠癌相对来说比较高发的区域。

  主持人:为什么呢?

  王东林:原因现在还不好说,总体来说就是它的排位,根据我们最近的调查是排在第二位。因为我刚才讲了,在全国的平均水平或者世界上的平均水平,大概是排在第三位的样子。比方说像中国的平均水平,发病率我们以10万人口来算,大概不超过20的平均水平,重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达到了10万个人里面大概有27人。在结直肠癌这方面来讲,我们的发病率比平均水平略高一点。

  主持人:那么造成发病率比较高的原因,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调查结果吗?

  王东林:因为发病率的高低与很多因素有关,这就牵涉到发病的原因,还有遗传因素,我们说人种等等很多方面。

  主持人:刚才我也听你提到了,在以前国外的发病率是比我们还是要高出不少的是吗?

  王东林:对。

  主持人:这是因为人种的区别还是因为饮食习惯的区别吗?

  王东林:刚才我讲了有很多因素,与人种我们所说的遗传因素有关系。第二个就是与饮食结构,或者我们说的饮食习惯也有关系,当然在学术上没有严格的划分,有时候我们分为贫穷病、富贵病。结直肠癌假设一定要分的话,可以往富贵病方面分。

  王东林:因为贫穷病是指卫生条件比较差,比如原来的结核、肝炎等等,你卫生条件差、经济条件差,可能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发病率比较高。另外有一些病是与饮食结构,比如工业发达的情况,工业排放废气有关,所以像有些国家就业发达以后,吃得好了以后,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这部分我们简单的说是富贵病。

  王东林:刚才说的结直肠癌除了与人种有关以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膳食结构,与饮食有关系。

  主持人:我之前听说过,比如说三高,包括脂肪肝这些,都是属于富贵病,没想到肠癌也被归属为了富贵病,看来也是因为饮食结构没有注意的关系。

  王东林:对,这个现在是有肯定的结论,就是结直肠癌,它的发病与瘦肉有关,还有一个与脂肪有关,我们简单说就是肥肉,肉食吃得多了,与这个有关系。

  主持人:你说的只是猪肉,那吃其他的红肉呢?也会影响吗?

  王东林:这个应该说还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总体来讲,不管是猪肉也好,牛肉也好,像西方国家猪肉也吃,但是牛肉的比例相对高一些。实际上西方国家原来结直肠癌发病率比我们高,但我们这些年,因为我们国家也在进步,随着经济的进步吃得也好了,可能发病率也在往西方国家靠近。

  主持人:那么结直肠癌通常有哪些症状呢?

  王东林:我们讲一个肿瘤越早发现越好,但肿瘤,特别是像内脏器官的肿瘤,在早期往往没有什么症状,所以导致一些早期的肿瘤很难发现。总体来讲结直肠癌也是有这么一个倾向,在很早期的时候可能不会有什么症状,或者是有一些轻微的,比如说腹部不适,或者偶尔有一点轻微的隐痛、腹痛、消化不良等等。

  王东林:有些病人出现病的症状,因为我们的肠道主要是排便的,主要是大便的改变,一个是大便规律或者节律的改变。还有一个就是答辩性质性状的改变。大便主要是便秘或者腹泻,本来这个病人大便是正常的,可能一段时间他会出现便秘,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腹泻。

  主持人:他可能排便不稳定,跟他之前排出来的东西有所改变。

  王东林:对,主要是大便节律的改变,比如以前他一次,有可能变成一天两次或者更多,或者几天不排。还有一个就是大便的性状,可能会有血便或者黏液便,有点像我们平时看到果冻那样的东西,黏液便和血便也是性状的改变,还有一个就是腹泻。

  主持人:比如我们在生活当中会很难自己去预测到或者观察到,这些情况就说明我可能会患了早期的结肠癌了。那我们该怎么来判断?当我们出现哪医院找医生帮我们进行专业诊断。

  王东林:刚才介绍了早期的就是肚子稍微有点不舒服。

  主持人:就是疼吗?

  王东林:不是,他就是不舒服,他也说不出来,就是感觉不舒服。有时可能大家也有体会,比如哪个地方不舒服,你说疼不算疼,说胀也不算胀,我们医生叫做不适。有的可能比如右下腹或者左腹,因为不一定,因为结肠是围着的,结肠是从右侧上升,然后绕着胸口,这个我们叫深结肠、向结肠,然后再直肠,就是这样一个圈。再就是刚才提到的大便节律或者是性状的改变。也许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也会与肠炎有关系。

  主持人:那个算吗?

  王东林:如果你知道明确的原因,比方说我知道那个东西在冰箱放了几天了,我吃坏了肚子,而且拉得比较厉害,因为我们讲结直肠癌很少拉水样便,因为我们平常吃坏肚子时间比较短,而且主要是拉水样。

  王东林:如果你出现的时间比较长,医院去看一看,至少排除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还有一些相对来说,可能偏晚的症状,医院看了,比如摸到肚子有明显的硬块,或者出现剧烈的疼痛,一般来讲疼得不太通畅,出现了不全的肠梗阻,肚子就会疼得比较厉害了。

  主持人:比较明显的就是有疼痛的反应。

  王东林:这就是晚期的症状,如果得了肿瘤,还会影响饮食、消化,像有的病人刚才讲的症状都没有,但他就表现为一个慢性的贫血,看看他的皮肤、手指甲,慢慢的变苍白一些。医院一查贫血,还有一个就是消瘦,体重下降,本来胖胖的,可能莫名其妙的就少了几斤,甚至越来越瘦,像这种情况也要引起重视,没有明显的诱因,体重下降。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生活当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有的很小的孩子从小就说肠胃功能不太好,通常把肠胃归结为一个词,在吃方面就会很注意,或者随便在外面吃点东西,一旦不干净他就会拉肚子,像这种有直肠癌的症状吗?

  王东林:因为刚才讲了肠胃,实际上属于消化道,是经过消化吸收最后排泄这么一个功能。肠和胃是主要起消化作用的,如果这部分出现了问题,比如发生了炎症,或者没有炎症,但是我们吃下的东西,我们叫是胃肠的蠕动把食物往下排,如果这个功能出现了变化,比如蠕动增强了,也有可能出现腹泻。很多因素都会导致腹泻,腹泻只是疾病的表现,就像小孩可能今天吃坏了东西,可能晚上或者明天就会腹泻几天。

  主持人:这种是正常的吗?

  王东林:只要出现腹泻肯定就是不正常的,但不是一个大问题,就相当于暂时或者临时性的,当然这个也要重视有的食物中毒,我们通常讲吃坏东西就是食物中毒,如果很严重也会要人的命的,严医院。

  王东林:我指的情况是在短期内能够恢复的,比如输输液、用点抗菌素,一般几天都能恢复。当然有一些慢性的炎症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但总体来讲,我们不是说正常,不属于肿瘤。

  主持人:就是没有严重到肿瘤这种程度,只是一个比较轻微的比如像感冒一样常见的。

  王东林:腹泻是很多临床疾病的表现,不只是属于肠癌或者肠炎,但是有一种说法说拉肚子多了会不会得肠癌?本来腹泻跟肠癌没有一个因果关系,虽然肠癌会表现为腹泻,但不会因为腹泻就得肠癌,没有一个因果关系。

  主持人:还有一种情况,便秘的人为了使排便更顺畅就会吃通便药,在民间就有一种说法,经常吃这种药的话就会引起得直肠癌,经常听到年长的人会这样说,这是一个误区还真的是这样?

  王东林:这是一个误区。可能有些化学物质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明会导致,有时可能人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认为吃通便的药会不会导致癌症,我前面说了拉肚子跟肠癌没有一个因果关系,不是说拉肚子拉得多就会得肠癌。

  王东林:当然拉肚子拉得多会有一个基础的疾病,比如医学上有一个溃疡性结肠炎也会拉肚子,本来是肠炎,就是慢性的炎症,因为这个病本身有一定概率会发生癌变。所以长期拉肚子的人要去查一查,到底是不是有什么基础,比如刚才讲的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病,如果有这种病的话可能会做手术,还有家族性的息肉病等也会拉肚子。

  主持人:为什么他们说习惯性便秘吃通便的药,长期食用对身体很有伤害,可能会导致癌变,这是大家的误区吗?

  王东林:当然任何药物我们讲应该是少吃,能够不吃药就不吃,因为吃这些润肠通便的药,吃了以后慢慢会产生依赖,以后他可能就离不开这个药,不吃可能就解不出大便。

  主持人:是不是意味着他肠道的自动排便功能就丧失了呢?

  王东林:丧失倒不至于,因为肠道是通过蠕动往下排的,如果肠道蠕动变慢了以后,食物的残渣停留久了,水分被吸收以后就干结了,如果用一些药润滑一下可能就好解出来,如果不这样,因为肠道也有分泌性的黏液,也有一些润滑功能。

  王东林:如果要靠药,人体慢慢会产生一种依赖,没有这个药大便会很困难,有的人甚至会产生心理依赖,这是它的害处。但本身来讲,这些通便的、润肠的药,到目前为止,就是一些非法劣质的里面还有其他致癌物质除外。

  主持人:不管是中成药还是西药,我知道有一个酚酞片,那个在用法上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那个是属于西药吧?也是主要有于通便的。

  王东林:对,通便的。

  主持人:目前来说临床医学上对人体没有太多的害处?

  王东林:不是说没有害处,你吃多了以后拉多了也不好,自己要掌握这个量,结直肠癌到现在为止没有看到什么报道说是因为吃这个药就导致了癌变。

  主持人:有一个报道说如果一天不排便,体内的毒素就有3公斤,真的有这么夸张吗?

  王东林:因为我不是学中医的,原来上大学学过一些皮毛。总体来说,什么毒是中医的说法,我们来讲,大便是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身体有用的部分,比如糖、脂肪、蛋白是我们需要的,有一部分是我们不需要的残渣或者废物,人吃进去把有用的吸收掉了,剩下没用的自然就要排泄掉。

  王东林:如果粪便在肠道里累计的时间久了以后,一个是水分会被吸收,会产生便秘。还有有时候太久了,因为我们知道肠道里有一些寄生的细菌,正常的菌群,一般的情况没有大的问题,但有个别情况长时间不排便,可能会产生炎症。

  王东林:至于讲到一天不排便会产生3公斤的毒素,我个人认为这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可能会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但谁也不可能量化这个毒素,而且这个毒素也不可能,因为人的体重才这么重,毒素就有3公斤的话不科学。

  主持人:总之一个人每天吃了这么多东西,如果不代谢出去,存在你的体内肯定是会有毒素的。

  王东林:从这个角度上讲是有的,但是整体来讲,大便里面产生的东西,可能在体内累积的时间久了以后对身体有一些影响,但不至于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比如有的人一天排一次便,有的人可能两天排一次便,也有的人可能是三天排一次便,这都是正常的,对人体不会有任何危害。

  王东林:我觉得这可能有一些误区,或者有一些特别利益相关的商家,他可能为了推销哪一个药,你要排毒、要干什么。我们好好的,我平时吃饭需要排什么毒?

  主持人:不管是排毒的、保健药,所有都在推这个。

  王东林:就像以前的张吾本,说一天要吃6斤绿豆,这是不可想象的,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主持人:所以在一些关于民间的说法,我们自己做法消费者也要长脑子,要学会辨别。

  王东林:对,有些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或者不可能的事。

  主持人:还是应该以科学的眼光来看。但是我们常说便秘不管是从人体自身来说自己会感觉到不舒服,从健康的角度确实对我们的健康不好,该排的还是要排出去。我知道在市面上有一种相当于比如很多美容院可以进行灌肠,这个你们也应该听说过吧,有这样一个项目。这是针对需要定期排毒的人来做的,我们听说宋美龄好象以前每天晚上都要灌肠,这个对肠道好不好?

  王东林:灌肠只运用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我们为了做一些检查,需要把肠道清洁,因为里面有粪便,这种情况下我们叫检查前的准备可能要用到灌肠。还有一种就是治疗用,比如刚才讲到严重的便秘。

  主持人:他自身功能已经太差了。

  王东林:他根本就解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要进行灌肠以后。正常人我认为灌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本身人的正常功能就是能够排出大便好好的,你为什么要去灌肠。而且说是灌肠能够排毒,我刚才讲了,因为正常的我们能够把大便解出来,实际上就是把废物排掉了。

  王东林:我们讲的毒物就应该打个引号,就是废物,有害的物体可能也会有,但正常的排便,这不会对人有任何损害或者伤害。这样的话也没有必要去进行灌肠,更何况你刚才讲的每天进行一次灌肠。

  主持人:好像以前有报道说宋美龄每天都要进行灌肠,而且我不止碰到一家美容院,都进行这样的推荐,这是不是没有太大的科学依据?

  王东林:我认为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可能还有一些人在炒作。第一个,宋美龄是不是每天灌肠这个有待考证。

  主持人:我们都没有这样一个根据,谁也没看到。

  王东林:是不是有些人炒作出来的,或者她确实有疾病或者什么原因需要灌肠,把她长寿的原因跟灌肠挂起钩来了。医学上不能看个例,有些是偶合现象。也许宋美龄她确实长寿,因为她有某种病,她再做灌肠的治疗,我们现在不知道,我只是在猜测,那你就认为灌肠使她长寿了。

  王东林:也许另外一个人又可以找出宋美龄在生活上喜欢吃一种什么东西,又觉得这个东西跟她长寿有关。所以这些都没有科学依据,我们真正讲什么跟寿命有关,应该是一个大样的调查,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个导致了长寿,那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可能导致长寿。只是个例,因为这个现象太多了,你可以找到很多原因跟他的长寿联系起来。

  主持人:所以不要以偏概全,就因为她是名人,所以她这么做了,我们所有人都去效仿,但不一定会达到这个效果。你刚才提到肠癌还有一个症状就是血便,有痔疮的朋友也会有这个现象,该怎么区分呢?

  王东林:血便是肠癌一个常见的表现,有时候还出现得比较早,大部分情况下,人如果从来没遇到血便,如果一遇到就会比较紧张,医院去检查。有一种情况可能会厌恶诊断,就是本身有痔疮的这些朋友,他可能长时间都有便血,他都习以为常了,一看到便血痔疮又发了,可能他就有这样一个想法。

  王东林:如果正好是这种人身上出现了肠癌,也许他可能很长一段持续都会认为是不是我的痔疮又发了,就延误了去看医生。实际上真正肠癌的血便跟痔疮的血便还是有区别的,只要仔细观察。

  主持人:比如我们肉眼看,在外观上看起来就是有所不同的吗?

  王东林:对。是这样的,因为痔疮的出血,一般是靠近肛门这个地方,往往是因为解大便的时候把那个痔,不管是内痔还是外痔,擦破了以后导致的便血。所以痔疮的血往往和分辨没有混合在一起的,粘在粪便的外面,往往是鲜红色的。而肠癌的血便越往远的地方发生,可能粪便混合得越多一些,也就是粪便里面就会有血。第二个颜色可能不会那么鲜艳,会比较偏暗一些。

  主持人:这样容易发现吗?

  王东林:有的网友可能不知道这个知识,实际上真正讲,你一看这个大便是比较暗红色的,是否跟大便混合在一起的,可能还会有一些黏液便,不光是有血,一般痔疮出血就是一个单纯的出血,就是那个痔被擦破了出血,一般没有黏液。如果是肠癌这种病人,在粪便里会有黏液,看着就像果冻那样的液体,如果有黏液的话,那就跟痔疮肯定有区别的。

  王东林:还有就是,肠癌特别是直肠癌有一些明显的刺激症状,一般来讲出现大便坠胀,还有是大便的次数很多,很频繁,不光是这个,解完还想解,老觉得解不尽。再就是觉得肚子有坠胀的疼痛。

  主持人:这种可能就是比较靠近直肠癌的表现是吗?

  王东林:如果有这种症状,甚至大便还有黏液,就不要认为是痔疮了,医院进行检查。

  主持人:刚才我们聊到了排便方面的情况,那在医学上有没有归结一个肠癌的病因呢?

  王东林:任何病因还没有百分之百的搞清楚,总体来讲我们今天说的肠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外部因素,就是所有接触的外部致癌物物质,包括生活习惯等等,我们叫做外因的影响。另一个方面,内部的因素,更直接的说就是遗传因素。比如说我们同样生活的一个环境里,这个人得了肠癌,这个人没有得。

  王东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实际上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医学上讲叫遗传易感性,这个人有一些基因缺陷,更容易被致癌物质刺激以后发生癌变,这个人可能对致癌物质不敏感,或者有抵抗力一些,他就没发生癌变,所以我们讲这是内因。那么还有外因,比如有致癌物质、化学物质,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一些致癌物质,还有就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还有就是刚才讲到的膳食。

  主持人:也就是你的饮食习惯,偏好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东西。

  王东林:就是肉类。

  主持人:就是富贵病。

  王东林:还有其他一些慢性的炎症疾病,比如说结肠炎,还比如血吸虫病,这个重庆不多。

  主持人:那么从内部因素来讲,我们所说的,如果你们家有遗传,你的长辈得过肠癌的话,我得的几率是不是意味着更高一些?像这部分人群他们该如何来预防自己患上肠癌的可能呢?

  王东林:刚才我们讲到遗传的问题,要分清楚,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病友或者是一些朋友问我们,癌症会不会传染、会不会遗传等等。是这样的,一般来讲我们讲癌症大部分,当然有个别的,有一些少数是遗传病,大部分来讲不是遗传病,遗传病是什么概念呢?父母或者更上一辈得了这个癌,那你的子女就可能会得这个,我们叫做单基因缺陷遗传病。

  王东林:我们讲癌症是有遗传的因素在里面起作用,或者有遗传的易感性,但不是直接的遗传病。也就是说你的亲属里面有肠癌或者其他肿瘤,但你的后辈只是说比其他概率要一些、风险高一些,不是说父母得了肠癌你就肯定得肠癌,没有这个说法。但还是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里面起作用,直系亲属里面,比如父母、有血缘关系的得过肿瘤的,特别是得过结直肠癌的,这种人患结直肠的风险或者概率比没有家族史的概率要高得多。

  主持人:但如果你的上一代是后天外部因素造成的呢?

  王东林:刚才我们说了一个是外部因素,另一个就是你有缺陷,你们家族里得了这个肿瘤,说明你们的家族基因在某些方面就有区县,虽然这个病不会遗传给后代,但这个基因缺陷会遗传。也许在座的来个人,一个人可能得了这个病,另外一个就没有得病,甚至两夫妻长时间在一起生活,吃的、穿的、呼吸的空气都是一样的,但一个人得、一个人不得,那就说明遗传的基因还是有差别的。

  主持人:原来是这样。那么如果说我们得了结直肠癌确诊以后,医院应该怎么进行治疗呢?

  王东林:刚才我们更多的在讲结直肠癌的病因,说到肠癌的治疗总的来讲有手术、放疗、化疗,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治疗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一个是手术治疗,可以这样讲,只要一旦诊断是肠癌,应该尽一切可能的争取手术。我们讲的争取手术什么意思呢?因为有一些确实是晚期已经转移了。

  主持人:癌细胞转移到其他部位了是吗?

  王东林:对,已经转移了光切除肠道那一段没有多大的作用。现在有肝脏转移、肺部转移的情况,通过手术以后,还有包括放疗、化疗结合,我们叫做综合治疗,这还可能治愈,也不是绝对的早期。所以我刚才讲了,能够手术的尽量争取手术,手术在肠癌里面,如果讲治愈疾病贡献是最大的,也就是最有效的。

  主持人:比药物控制效果好很多。

  王东林:因为你也可以理解,一刀下去把肿瘤都丢了。一个是手术,第二个就是放疗,放疗就是用放射线去照射肿瘤,杀死癌细胞。实际上治疗的方式,我们跟手术是归为一类的,也叫做局部治疗。

  主持人:但是不用动刀子。

  王东林:不用动刀子,因为射线可以穿透人体的组织。

  主持人:做放化疗人会更痛苦一些,没有手术来得快。

  王东林:现在我们治疗肿瘤叫做综合治疗,这个手术做了以后,有的认为我切除以后就不用做其他治疗了,其实这是错误的。为什么我们讲肿瘤不好治、难治,根本原因是它容易扩散和转移。因为肿瘤长在这个地方,也许你把这个肿瘤切掉,但是在切掉以前,有一些肿瘤细胞进入到血管,比如转移到肺、骨头等其他地方去了,你单纯把这个肿瘤切了,转移的你现在还检查不出来。

  主持人:就是用仪器探测不到的。

  王东林:就像种子洒在土里你看不见,过一段时间它又长出来了。所以做了手术以后,一般来讲要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也许能够做化疗,也许不能够做。

  主持人:还得观察一段时间?

  王东林:不是观察,我们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很早期的就不用做。

  主持人:如果把那一段肠道切掉的话对生活有没有影响?

  王东林:有。

  主持人:比如说影响在哪里?

  王东林:看手术的大小和范围,像结肠切掉一部分,影响应该说不是太大,因为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刚才我们就讲了,结肠的主要功能实际上就是回吸收水,小肠是吸收营养的。经过小肠以后,营养基本上被吸走了,因为还剩有一些水分,剩下的就是一些残渣排出去了。如果结肠切除一半对人体的影响不会太大,也许大便会稀一些,看切的多少。

  王东林:更关键的就是直肠,直肠那个手术有两种方式,现在能够争取做保肛手术的,就尽量争取做保肛手术,就是肛门保不保留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肛门都被切掉了,只有把肠子通过腹臂打一个洞,做一个人工肛门,这肯定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往往是肿瘤的位置比较靠近肛门,如果不切掉肿瘤切不干净,治好这个病还是要选择治病。

  主持人:这是不是算比较严重的情况?

  王东林:我们只是单纯讲对生活的影响,应该说这是对生活影响比较大的,所以现在手术能够保肛门尽量保。比如这个是肛门,我把中间这段切了,把这两个还要接起来,这个大肛门还在,能够控制大便。如果肿瘤已经接近肛门了,那么我就只能把肛门一起切了,但这种情况还是会给病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比如像我们做了直肠癌手术的这些病人,他们在书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王东林:结肠癌手术,刚才我们讲到因为切掉了一段,如果切的范围不是很大,甚至有做全结肠切除的,如果切的范围不大,应该说对他的生活影响不大,在刚手术这段时间,医生可能会告诉他禁食几天,要尽早的恢复饮食。禁食的长短,外科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告诉他。过了这段时间以后,刚开始吃的时候,尽量吃清淡、好吸收、好消化的一些食物,不要一上来就吃那种很油腻、不好吸收的,甚至是不好消化的食物。

  主持人:其实做任何手术都是一样的,都要求清淡。

  王东林:因为这个是直接影响到肠道了,哪怕我讲到的结肠切一小段不影响的话,但毕竟还是有影响,在这方面尽量要避免吃一些不好消化的东西。第二个就是可能营养稍微丰富一点,因为他毕竟吃得少一些,那么质量不高的话,可能这段时间的营养就会有些欠缺。这是一个方面。

  王东林:另外一个方面,像我们重庆人可能口味比较重,哪怕你再想吃,在手术恢复期辛辣的东西尽量避免吃,因为这个对肠道、对肛门有刺激。当然手术以后如果你恢复了,可以适当的吃一点关系不大,但手术刚过这段时间就尽量避免一些辛辣的,当然烟酒可能也是不主张吃的。随着康复了,我觉得基本上,特别是结肠癌更多的给病人建议你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主持人:就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王东林: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把食物分为这类是发物,这类又不是发物,所以很多东西都不敢吃。

  主持人:那实际上是这样吗?

  王东林:实际上这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只要没有过敏的,基本上什么都可以吃。

  主持人:我觉得在民间关于结直肠癌的误区还是蛮多的,总的来看,你觉得有哪些误区呢?

  王东林:如果讲误区,刚才我们讲到了吃辛辣,前面也讲到了重庆人结直肠癌发病率比全国的平均水平可能略微高一点,会不会是辣椒引起的,辣椒会不会引起。

  主持人:也有患者这样说,这样质疑吗?

  王东林:因为重庆人吃火锅,所以我刚才讲了,任何东西不能简单的去估计,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辣椒、花椒这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它与肠癌的发病有关系,也就是说重庆人发病率高可能跟吃火锅关系不大。但是也不能说绝对排除,至少这个关系不太密切,这应该算一个误区。

  王东林:另外有部分病友,一旦诊断是肠癌了,就认为得了癌症,可能没希望了,因为实际上讲,包括肠癌在内,很多的肿瘤还是可以治愈的。特别是肠癌在肿瘤里面,相对来说只要发现得不是太晚,我刚才讲了,哪怕是肝和肺出现了转移都还有机会治愈。所以不要产生我得了癌症已经不是早期,就放弃治疗了,或者在情绪上面很消极。这种情况对治疗疾病是不利的,因为人的精神状况对疾病的治疗康复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就是自己对癌症的认识上不要存在偏差误区。

  王东林:对。还有对肿瘤的治疗上也存在误区,有很多病友一听说得了肿瘤,就认为开刀、放疗、化疗可能对人的身体损害很大,就说努力找一种对人的身体影响小的。

  主持人:实际上呢?

  王东林:当然也有一些不良的商家,甚至有一些发传单的。

  主持人:可能市场上的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过分的来宣传。

  王东林:实际上是保健品,说这个治肿瘤有什么神奇的效果,来起到一个欺骗。病人有这个心理,实际医学上也在追求这个效果,尽量减少对人体的损害,尽量提高效果。刚才我们讲到的放疗、化疗肯定对人体是有伤害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达到这个目标,对人的身体伤害没有,而且治疗效果很好。有的人就说化疗做不得,可能死得更快一些,一些传单说得很神乎,吓唬病人,就去买他那个。有的病人就回家长时间买他那个保健药,实际上我们一看就是简单的保健品。我也不好说这个药完全对他没有一点的作用,毕竟保健品,至少能够提供一些营养。但基本上对肿瘤没有什么治疗作用。

  主持人:肯定医院给的效果好。

  王东林:他长期依赖这个保健品,有可能就厌恶了诊断。我们经常遇到有一些病人诊断以后有回去以后拿一些中药或者买一些保健品,找一些中医,而那些中医可能又没有资质,结果他就过分相信他的治疗。

  主持人:耽误了人家真正治病的最佳时期。

  王东林:结果没有起到作用,肿瘤在发展。所以这个一定要请各位网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到目前为止,除了刚才讲的医学上已经验证确实有效的方法,不要太过分相信什么奇迹、神秘这些东西,如果真正讲有什么神秘的治疗方法,我相信很快就会,因为现在这个信息也是非常发达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一个有神奇效果的治疗,如果有神奇的治疗药物,肿瘤早就攻克了,所以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刚才讲的手术、放化疗。

  王东林:虽然对人体有一定伤害,但它的疗效是经过验证肯定的,不会耽误你的治疗,而且我们要考虑一个利弊的得失,我通过手术把癌细胞切掉了或者杀灭了。我们经常打比喻是除草和种庄稼的关系,庄稼里可能长了一些杂草,你锄草的时候短时间可能会对庄稼产生影响,但是如果你不除,这个杂草也会对庄稼产生影响。所以肿瘤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及时治疗才能延长寿命。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确医院听专业人士的建议,这样对我们自身的健康才是真正负责任的。

  王东林:对。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王教授做客我们的演播室,在这里和我们聊到很多关于结直肠癌防治方面的话题,同时也感谢大家的   王东林:好的,再见。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怎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saj.com/jclzz/4849.html